[发明专利]用于鉴定病原体的寡核苷酸微阵列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53490.5 | 申请日: | 200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0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Y·古;L·徐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冬;刘 玥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病原体 寡核苷酸 阵列 | ||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12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60/755,504的权益。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检验样品中病原体存在情况的检验试剂盒 和方法。检验样品可以获自患者或者来自可能含有病原体的食物或饮 料的来源。
诸如脑炎、脑膜炎、脑(脊)膜炎、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尿 道感染的疾病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原体包括不同的细菌、病毒、真 菌和原生动物。不同的致病性感染往往具有类似的症状,这致使难以 提供感染或疾病的起因的确诊。例如,脑炎和脑(脊)膜炎患者一般都 会出现发烧、头痛和惊厥。快速而准确地鉴定引起这些症状的病原体 对于确定开出什么药方至关重要。当前用于鉴定病原体的诊断方法包 括:镜检、微生物培养、血清免疫测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 些方法需要经过严格训练的人员而且非常费时。
按照常规的PCR方法,将含有起模板作用的基因的检验样品与设 计成用于扩增具有特定长度的至少一种基因的至少一对PCR引物混 合。通过使所扩增的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使其染色,就可 使PCR产物显现。按照PCR方法,根据所显现的PCR产物长度来鉴 定检验样品中所含的基因。在同一样品中可以扩增多对引物以便更有 效地筛选多种基因。
然而,随着引物试剂中所含PCR引物的数量增多,在电泳凝胶上 的“噪声”也随之增多。当由于非特异性退火产生PCR产物时,“噪 声”就会出现。出于此原因,当使用PCR反应时,难以确定不只是仅 少数基因存在。
此外,有必要设计好引物,以使经PCR反应扩增出的PCR产物 在分辨率有限的电泳凝胶上可以辨别。要设计出可产生适当的可分辨 PCR产物且噪声低的引物并不容易并且耗时。因此,严格的基于PCR/ 电泳的方法对于筛选大量基因表达是低效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生物样品或检验样品中的目标核酸的方法 和检验试剂盒。使用寡核苷酸微阵列快速地高通量筛选病原体的存在 情况。寡核苷酸微阵列含有已知病原体的各种聚核苷酸(探针),并且 以一个杂交测定来鉴别病原体。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而快速地确定生物样品或检验样品 中是否存在含有目标核酸的多核苷酸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生物样品或检验样品中病原 体的目标核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与不止一种病原体中的保 守区结合的一对或更多对引物来扩增样品中的目标核酸;使扩增的目 标核酸与寡核苷酸微阵列接触;且检测目标核酸与探针的结合情况, 其中与特定病原体探针结合则表明样品中存在该病原体。所述微阵列 包括含与不同病原体互补的多核苷酸序列的两种或以上的探针或者 探针组。
又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辨别样品中的大肠杆菌(E.coli)和沙门 氏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中的保守区 结合的一对或更多对引物扩增样品中的核酸;使扩增的目标核酸与寡 核苷酸微阵列接触;且检测核酸与作为指示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和/ 或沙门氏菌的探针的结合情况。所述微阵列包括含与大肠杆菌和沙门 氏菌中的可变区互补的多核苷酸序列的两种或以上探针。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在生物样品或检验样品中 病原体的目标核酸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至少一对引物和寡核 苷酸微阵列,所述微阵列包含固定化在固相支持体上的至少一种探 针。
根据以下的说明且结合附图,并通过例示阐明本发明原理,本发 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简述
图1A和图1B显示了16S rDNA的细菌DNA序列的保守引物区 和可变探针区。
图2A和图2B显示了18S rDNA的真菌DNA序列的保守引物区 和可变探针区。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图式概述。
发明详述
1.病原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未经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