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8927.8 | 申请日: | 2006-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杉浦伸忠;藤堂穗;岩濑干雄;石井卓也;片田友裕;太田博文;野崎和俊;本多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龙鑫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具有外壳、变速机构以及扭矩变换器,其中,在该变速机构中,输入轴和输出轴相对于该外壳构成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撑的一条轴形状的中心轴,而且在该中心轴上设有齿轮机构,该扭矩变换器,具有锁止离合器,该锁止离合器在轴向上可自由滑动地配设在上述输入轴上,上述自动变速器的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覆盖上述输出轴的外周侧的套筒部,
上述输出轴具有与上述套筒部的轴向输入轴侧的侧面面对面配置的凸缘部,
上述套筒部在内周部具有第一台阶部,
上述自动变速器还具有:
推力轴承,设置在上述凸缘部和上述套筒部的轴向输入轴侧的侧面之间;
滚珠轴承,设置在上述套筒部的内周部和上述输出轴的外周部之间,而且,上述滚珠轴承的外圈的侧面向着上述轴向输入轴侧与上述第一台阶部抵接,
传动轴连接件,能够与传动轴相连,而且,在与上述输出轴的外周侧花键卡合且被该传动轴向轴向输入轴侧压紧时,该传动轴连接件与上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的侧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上述输出轴上述外周部上的上述滚珠轴承而与上述轴向输入轴侧相反一侧,上述输出轴具有向着上述轴向输入轴侧抵接的第二台阶部,
上述传动轴连接件具有与上述第二台阶部抵接的抵接部和在上述第二台阶部的外周侧延伸设置的延伸部,
上述输出轴具有紧固件,该紧固件相对上述第二台阶部,利用上述抵接部以朝向轴向输入轴侧的方式紧固上述传动轴连接件,
在上述延伸部被上述传动轴向轴向输入轴侧压紧时,上述延伸部与上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的侧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延伸部未被上述传动轴向轴向输入轴侧压紧时,在上述延伸部和上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的侧面之间,存在比上述变速机构所具有的轴向间隙更小的间隙,
上述变速机构的上述输入轴和上述输出轴在轴向上松配合,而且,上述齿轮机构的多个旋转件通过配设在各旋转件的轴向之间的多个推力轴承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轴向上,
上述变速机构所具有的轴向间隙是在上述齿轮机构中的多个旋转件和上述配设在各旋转件的轴向之间的多个推力轴承之间的各个间隙的总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动轴连接件由填隙垫圈和凸缘叉构成,该填隙垫圈以上述抵接部和上述延伸部一体形成的方式构成,该凸缘叉具有与上述传动轴相连的凸缘部和与上述输出轴花键卡合的突起部,
上述填隙垫圈的延伸部由对应于上述滚珠轴承的内圈的侧面和上述第二台阶部之间的距离来形成比上述变速机构所具有的轴向间隙更小的间隙的长度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填隙垫圈是从上述延伸部的长度不同的多个填隙垫圈中所选择的具有上述延伸部的长度的填隙垫圈。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内置有上述变速机构的变速箱外壳部和上述套筒部一体形成,以此构成上述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89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