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和柔性功能性元件、柔性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元件的电子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6634.6 | 申请日: | 2006-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村山勇树;行延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B32B7/02;H01L51/50;H05B33/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耀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透明 导电 柔性 功能 元件 分散 电致发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使用 电子器件 | ||
1.一种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中在基膜上利用涂敷法形成了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基膜一侧内衬有具有能在与该基膜的界面上剥离的微粘接层的支持膜,上述基膜的厚度是3~25μm,且上述透明导电层以导电性氧化物微粒子和粘合剂基体为主要成分,并进行了压缩处理。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粘接层与上述基膜之间的剥离强度(剥离部中的每单位长度的剥离所需的力)与加热处理工序的有无无关,是1~15g/cm。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纵方向和横方向的尺寸变化率(热收缩率)都小于等于0.3%。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膜的厚度是3~9μm。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电性氧化物微粒子含有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锌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作为主要成分。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以上述氧化铟为主要成分的导电性氧化物微粒子是铟锡氧化物微粒子。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合剂基体是交联的,且具有抗有机溶剂的性能。
8.如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其特征在于:
利用金属滚筒的压延处理来进行上述压缩处理。
9.一种柔性功能性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了液晶显示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电子纸元件中的任一种功能性元件后,在上述基膜与微粘接层的界面上剥离去除了具有上述微粘接层的支持膜。
10.一种柔性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透明导电层上依次至少形成了荧光体层、电介质层、背面电极层后,在上述基膜与微粘接层的界面上剥离去除了具有上述微粘接层的支持膜。
11.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柔性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作为装入器件的键输入部件中的发光元件来应用。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子器件是移动电话、遥控器、便携式信息终端。
13.一种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制造方法,在利用具有能在与基膜的界面上剥离的微粘接层的支持膜进行内衬的厚度为3~25μm的基膜的表面上形成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膜的没有利用支持膜内衬的面上使用以导电性氧化物微粒子、粘合剂和溶剂为主要成分的透明导电层形成用涂敷液形成涂敷层,然后在对形成了该涂敷层的基膜和内衬的支持膜进行了压缩处理后,进行该被压缩处理了的涂敷层的固化,形成透明导电层。
14.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金属滚筒的压延处理来进行上述压缩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延处理的线压是29.4~490N/mm(30~500kgf/cm)。
16.一种柔性功能性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3~15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了液晶显示元件、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电子纸元件中的任一种功能性元件后,在上述基膜与微粘接层的界面上剥离去除具有上述微粘接层的支持膜。
17.一种柔性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3~15中所述的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的透明导电层上依次至少形成了荧光体层、电介质层、背面电极层后,在上述基膜与微粘接层的界面上剥离去除具有上述微粘接层的支持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63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花钻头刃磨检测尺
- 下一篇:利用废蒸汽加热甲醇的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