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烯的对映选择性氢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36577.1 | 申请日: | 2006-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K·D·R·塞特查尔;V·D·索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基林德斯公司;儿童医院医疗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7D311/00 | 分类号: | C07D311/00;C07F15/00;C07D231/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氢化 方法 | ||
背景技术
异黄酮及其许多衍生物具有广泛的重要生物学性质,包括雌激素作用。 在大豆中发现的异类黄酮(isoflavaniod),例如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作为可 能有效治疗激素依赖性症状和疾病的膳食植物雌激素也引起了兴趣。在检 验大豆异黄酮(通常称为植物雌激素)的雌激素活性的影响时,不仅需要考虑 摄入的异黄酮及其结合物,而且还需要考虑在体内可能由其产生的生物学 活性代谢物。大豆中的异黄酮黄豆苷元可以被转化为相应的色烷 (chromane)S-(-)雌马酚,该化合物具有高于其前体的雌激素活性(参见K.D.R. Setchell,N.M.Brown,E.Lydeking-Olsen.J.Nutrition,2002,132/12,pp 3577-3584)。这种还原代谢转化是在被称为“雌马酚制造者”(equol producer) 的一部分人群中发现的产生雌马酚肠微生物群落(gut microflora)作用的结 果。1932年首次从妊娠母马的尿中分离并随后在羊血浆中鉴定了雌马酚(源 自在红苜蓿种中发现的芒柄花黄素(formonenetin))。1982年首次在人尿中鉴 定了它。雌马酚是手性中心,因此可以存在两种对映体形式。近期确定S-(-) 雌马酚是由人摄入的异黄酮通过代谢还原产生的对映体(参见Setchell KDR, Clerici C,Lephart ED,Cole SJ,Heenan C,Castellani D,Wolfe B,Nechemias L-Z,Brown N,Baraldi G,Lund TD,Handa RJ,Heubi JE)。雌激素受体-β的潜 在配体S-雌马酚是由肠道细菌群落产生的大豆异黄酮代谢物的唯一的对映 体形式(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5;81:1072-1079)。
已公开了基于黄豆苷元的转移氢化来制备外消旋(±)雌马酚(7-羟基 -3-(4′-羟苯基)-色满)的简便方法(K.Wahala,J.K.Koskimies,M.Mesilaakso, A.K.Salakka,T.K.Leino,H.Adlercreutz.J.Org.Chem.,1997,v 62, p7690-7693),以及最近J.A.Katzenellenbogen等(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2004,12,pp 1559-1567)。已知通过使用β-环糊精柱手性色谱解析(±) 雌马酚来从外消旋混合物中分离对映体S-和R-雌马酚的步骤(参见PCT公 开WO03/23056,公开于2004年1月29日,纳入本文作为参考)。然而, 该方法具有某些生产率的限制,可能不适于制备商业量的对映选择性雌马 酚。
因此,仍需要开发成本有效的方法来合成商业量的对映选择性雌马酚 和相关的对映选择性色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以高纯度和产率合成对映选择性雌马酚的方法。本发明通 过未官能化的环烯,特别是色烯的对映选择性氢化来实现。
本发明还涉及对映选择性地制备对映体色烷(化合物(I))的方法:
其中每个R4、R5、R6、和R7独立地选自H、OH、苯基、芳基、烷基、烷 基芳基、芳基烷基、OR8、OC(O)R8、OS(O)R8、硫代、烷硫基、缩硫醛、 烷基缩硫醛、氨基、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硝基和卤素,其中R8为烷基 和烷基芳基;R1、R2、和R3独立地选自-R4和
其中每个R9、R10、R11、R12、和R13独立地选自H和R4;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选自下列的色烯化合物:
2)在具有如化合物(V)所示手性配体的Ir催化剂的存在下氢化所述色烯以形 成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基林德斯公司;儿童医院医疗中心,未经美国基林德斯公司;儿童医院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6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