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列腺癌相关基因和多肽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35657.5 | 申请日: | 2006-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佑辅;中川英刀;中鹤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肿瘤疗法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C12Q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丹;封新琴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列腺癌 相关 基因 多肽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5年7月27日提交的、流水号为60/703,107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将其内容完整收入本文作为参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学领域,更具体的说就是癌症治疗和诊断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由新基因ELOVL7编码的新多肽及ELOVL7与前列腺癌(PRC)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本发明涉及ELOVL7基因。本发明的基因和多肽可用于例如PRC的诊断、作为研发针对该病的药物的靶分子、及用于削弱PRC的细胞生长。
发明背景
PRC是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是美国和欧洲癌症相关死亡第二位原因(Gronberg H,Lancet 361:859-64(2003))。PRC的发病率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显著日益增长,大概是由于流行的西方饮食和老龄人口的爆发(GronbergH,Lancet 361:859-64(2003);Hsing AW and Devesa SS,Epidemiol Rev 23:3-13(2001))。手术和放疗对局部疾病有效,但几乎30%接受治疗的PRC患者仍然受到疾病复发的困扰(Feldman BJ and Feldman D,Nat Rev Cancer 1:34-45(2001);Han M et al.,J Urol 166:416-9(2001);Isaacs W et al.,Cancer Cell 2:113-6(2002))。大多数患有复发或晚期疾病的患者对雄激素消融疗法响应良好,因为PRC在较早阶段通常是雄激素依赖性的。然而,他们常常获得雄激素不依赖性表型且显示出对雄激素消融疗法没有响应或响应很差。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癌药物或疗法可用于晚期或复发的雄激素不依赖性PRC。因此,急切且迫切需要根据前列腺癌发生或激素不应性的分子机制来开发新疗法。
我们先前通过LMM(激光微光束显微切割)对纯化自临床癌组织的PRC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范围cDNA微阵列分析,鉴定出其表达水平在PRC细胞和/或其前体PIN中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相比明显升高的数十种基因(Ashida S et a1.,Cancer Res 64:5963-72(2004))。在反式激活的基因中,我们在此报导新基因ELOVL7(Genebank编号NM_024930,SEQ ID NO:14,编码SEQ ID NO:15)的表征,它很有可能在长链脂肪酸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ELOVL(很长链脂肪酸的延长)家族是酵母ELO的人类同系物,催化长链脂肪酸的延长反应(Leonard AE et a1.,Prog Lipid Res 43:36-54(2004);Wang Y eta1.,J Lipid Res 46:706-15(2005))。负责向脂肪酸链的羧基末端添加两个碳单元的延长系统由四种酶构成:缩合酶(延长酶、β-酮酰基CoA合酶)、β-酮酰基CoA还原酶、β-羟酰基CoA脱水酶、和反式-2,3-烯酰基-CoA还原酶(LeonardAE et a1.,Prog Lipid Res 43:36-54(2004)),而且脂肪酸延长速率由延长酶的活性决定(Wang Y et a1.,J Lipid Res 46:706-15(2005))。迄今为止报导了哺乳动物中的六种不同脂肪酸延长酶亚型(ELOVL1-6),而且认为这些延长酶特异性的作用于不同链长度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Leonard AE et a1.,Prog LipidRes 43:36-54(2004);Wang Y et a1.,J Lipid Res 46:706-15(2005);Suneja SK eta1.,Biochim Biophys Acta 1042:81-5(1990))。长链脂肪酸的代谢途径在维持膜脂组成和生成某些细胞信号分子前体诸如类花生酸(eicosanoid)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eonard AE et a1.,Prog Lipid Res 43:36-54(2004);Wang Y et a1.,JLipid Res 46:706-15(2005))。如此,预计这些代谢途径牵涉癌细胞的有些基本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肿瘤疗法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肿瘤疗法科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5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合有粘合界面的可模压结构
- 下一篇:通过电子消息和邮件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