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的机身连接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34110.3 | 申请日: | 200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7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门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26 | 分类号: | B64C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机身 连接 | ||
本申请要求2005年8月17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No.102005038 856.6和2005年8月17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709,050的提交日 期的优选权,因此它们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翼面附连于飞机机身的连接系统 和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翼面附连于飞机机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飞机中利用多个水平附连的螺栓将垂直尾翼单元附 连于机身。在这种布置中,垂直尾翼单元的壁首先插入到机身的叉形 孔中并随后借助于水平排列螺栓附连。在所有情况下都附连于中心箱 板和机身支架的套筒用于容纳螺栓。特别是在飞机的垂直尾翼单元 中,整个尾翼单元翼面承受了相当大的剪力,这种剪力造成在垂直尾 翼单元的基座区域中产生大范围的拉力和压缩力。因此螺栓必须将很 大的拉力和压缩力偏转至机身内,使得为了转移这些力,中心箱板的 在连接区域中的壁需要包括很大的加厚部件以便提供稳定的结构。此 外,螺栓在机身上所附连的机身支架必须包括相应的尺寸。而且,机 身支架中的螺栓区域承受了所转移力的高载荷集中,使得必须另外调 整所述螺栓的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附连尾翼单元翼面的稳定且轻 量型的连接系统。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翼面附连于飞机机身的附连系统 和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翼面附连于飞机机身的方法得以实现,还通过 在飞机中采用具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特征的附连系统得以实现。
在本发明中术语“尾翼单元”指飞机的翼面,比如垂直尾翼单元 或水平尾翼单元。
术语“附连面”指尾翼单元能够附连的飞机的表面,例如机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附 连于飞机的附连面的附连系统,其中附连系统包括尾翼单元,附连面, 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其中所述第一支承 面设计为靠在所述尾翼单元上,所述第二支承面设计为靠在所述飞机的 附连面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包括共同的接触线;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形成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支承面形成第二表 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尾翼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形状的 第一接触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区域的第一表面形状与所述尾翼单元 的第一表面形状相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 不等于0度和180度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尾翼单元附连于 飞机的附连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如下步骤:通过第一支承面将支 架安装在尾翼单元上,并在又一个步骤中通过第二支承面将支架安装 到附连面上,其中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承面包括接触线。第一支承面 包括包括第一表面并且第二支承面包括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和第 二表面的角度不等于0度和180度。
在又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附连系统用于将尾翼单元附连于飞机 的附连面。在又一个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带有用于将尾翼单 元附连于附连面的系统的飞机。
根据本发明的附连系统提供了一种连接可选方案,其与目前公知 的连接系统相比无疑是一种轻量型且更稳定的解决方案。例如,迄今 为止,必须在尾翼单元的基座区域中和在机身上设置大型加厚部件以 便显著地将作用在垂直尾翼单元上的弯矩转移至机身。这种加厚部件 导致相当大的附加重量并显著增加了制造成本。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连 接系统使用支架,所以不必在基座区域和机身中设置这种尾翼单元的 加厚部件。同时,避免了应力集中并且因此可实现相当大的力的均匀 传递率。因此由于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可避免不必要的重量并节省了成 本。根据本发明的附连系统例如可将尾翼单元与机身连接,或可将二 个尾翼单元翼面互连。例如在V形尾翼的情况下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 附连系统连接二个垂直尾翼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实施方式,第一支承面和尾翼单元包括 具有第一表面形状的第一接触区域,其中第一接触区域的第一表面形 状与尾翼单元的第一表面形状相配。此外,第二支承面和附连面包括 具有第二表面形状的第二接触区域,其中第二接触区域的第二表面形 状与附连面的形状相配。以这样的方式就能得到如下的情况,即支架 与附连面相配或与尾翼单元的接触区域中的形状相配,因此可建立具 有形状配合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34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速万向联轴器
- 下一篇:可显示模拟可视环境的自由降落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