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7208.6 | 申请日: | 200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9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J-J·莫罗;M·霍夫曼;J-E·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雀巢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20 | 分类号: | A23G3/20;A23C9/154;A23L1/00;A23G9/48;A23C9/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吴鹏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食品—特别是多层甜点—的制备方法,所述多层 食品包括至少一个底层和一个上层(或表层),所述底层具有一较低粘度, 每个层都以热稳定性食用成分为基础,其中所述上层(或表层)具有均匀 的分布,特别是当所述的上层(或表层)由油脂或密度大于底层密度的食 材构成时。
本发明还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食品,该多层食品包括以热稳定性食用成 分为基础的至少一个底层和一个上层(或表层),其中所述底层具有一较 低粘度,并且特别是涉及其中所述上层(或表层)由油脂材料构成的产品。
背景技术
在随后的说明中,当多层食品只包括两层—即食品的待再覆盖层及衬 层—时,优选指定上层为“表层”。
“底层”表示食品的待再覆盖层或位于上层(或表层)紧下方的待再 覆盖的食用成分层,而与成品多层食品可能包含多个底层或表层无关。
“多层食品”表示食品包括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底层和一个上层,非 限定性的,该底层全部由热稳定性食用成分组成,特别是以奶(发酵的或 未发酵的,搅打的或未搅打的)、水果、谷物、鸡蛋等为基础的成分。
“具有较小粘度的底层”表示当构成上层的食材定量时,该底层不是 固体,也就是说不能保持形状,如果没有盛在容器中可能摊开或流出。
因而所述底层可能是浓稠的流体。
特别地,所述底层可具有的粘度约为3000~25000mPa.s,优选为 8000~20000mPa.s。
粘度测量可通过Brookfield RVDV II+粘度计进行,使用一93动机, 其中转速为5rpm,温度为15℃。
优选地,在容纳所述底层的容器中实施测量,大约是模具旋转一周之 后,例如10秒之后。
或者,所述底层可具有一大于8cm的Bostwick稠度。Bostwick稠度 通过在20℃时测量120秒内产品在一个倾斜平面上流动的距离界定。该测 量可以通过CSC Scientific Company Inc.(USA)或Kinematica AG(CH) 所售的测量装置实施。
在已知的获得多层甜点的方法中,大量采用在压力下雾化类的方法 (“喷雾法”)。但是,由于采用压力为油脂材料的微粒提供能量,所述 油脂微粒撞击食品的表面,从而可能损坏食品表面,并且油脂材料主要分 布在周边,在运输或处理时可能会造成该层在罐的中间部分易碎。
申请EP-A-770332中记载了一种这样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撞击时,所述油脂材料的微粒可能封住小气泡—这些气 泡可能在该油脂材料层上,尤其是涉及巧克力时,这会产生不合乎要求的 粗糙外观。
例如DE 2 239 986中所述的,还已知喷雾类的生产方式,以例如用于 覆盖如蛋糕硬度的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油脂材料被压缩空气推动一较短 的距离而覆盖在表面上,这在柔软表面无法使用。
关于加糖面的方法,例如通过一以糖为基础的层为蛋糕加糖面—即用 固态底层覆盖,这在食品领域同样是已知的。在这类方法中,通过在底层 固体上刮擦糖材料和/或在压力下排出糖材料实施覆盖。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获得一种多层食品,其中所述多层食品的上 层(或表层)分布均匀且具有可使消费者满意的外观,特别是当相对于在 上层的涂抹,底层和上层显示不相容的情况,也就是涂抹不能通过简单地 将上层放置在底层上自然进行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例如底层是亲水的而上层是疏水的时出现,这是由于亲水 层张力/疏水层张力阻碍了涂抹,以及/或者当底层粘度较低时,在不产生上 层向底层的渗透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涂抹。
现在已经发现,在无压力或压缩空气下放置组成上层(或表层)的食 材时,以及在底层施加一涂抹上层的力,该力会减轻两层之间的不相容性, 从而获得均匀的食材上层—特别是当底层粘度较低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当对容纳待再覆盖的食品的罐施加离心力和/或交 替的力时,可通过多个孔将构成上层(或表层)的食材以机械方式可控地 释放。
“交替的力”表示容器进行交替运动,例如侧向移动。
根据一优选的方面,构成该上层(或表层)的食材是(食用)油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雀巢技术公司,未经雀巢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7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负离子蓄电池修复仪
- 下一篇:臭氧/活性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