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多孔树脂基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26533.0 | 申请日: | 2006-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井户本祐一;奥田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1/01 | 分类号: | H01R11/01;H01R43/00;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多孔 树脂 基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多孔树脂基材(1),其包含:
多孔树脂膜(2),所述多孔树脂膜具有功能性部分(3),所述功能性部分具有电极(4)和/或电路;
台阶(5),所述台阶的高度与所述功能性部分的高度不同,并且该台阶是在围绕所述功能性部分(3)的周围部分处形成的;以及
框架板(6),所述框架板排布在所述台阶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树脂基材(1),其中所述台阶(5)的高度小于所述功能性部分(3)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多孔树脂基材(1),其中所述框架板(6)的厚度小于所述功能性部分与所述台阶的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树脂基材(1),其中所述多孔树脂膜(2)为这样的多孔氟树脂膜,其是通过在多孔氟树脂膜上设置具有电极和/或电路的功能性部分而获得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多孔树脂基材(1),其中所述多孔氟树脂膜为各向异性导电膜,该各向异性导电膜具有多个其方向为所述多孔氟树脂膜的厚度方向的通孔以及通过使导电性金属结合在所述通孔的内壁表面上而形成的筒状电极。
6.一种制造复合多孔树脂基材(23)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和2:
(1)步骤1:在围绕多孔树脂基材(21)功能性部分(203)的周围部分处形成其高度小于所述功能性部分(203)的高度的台阶(205),其中所述多孔树脂基材(21)具有所述功能性部分(203),所述功能性部分(203)具有电极(204)和/或电路;以及
(2)步骤2:在所述台阶(205)的表面上排布其厚度小于所述功能性部分与所述台阶的高度差的框架板(206)。
7.一种制造复合多孔树脂基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至C:
(A)步骤A:在围绕多孔树脂膜中心部分的周围部分处形成其高度小于所述中心部分的高度的台阶;
(B)步骤B:在所述台阶的表面上排布其厚度小于所述功能性部分与所述台阶的高度差的框架板;以及
(C)步骤C:在多孔树脂膜的所述中心部分处形成电极和/或电路。
8.一种制造复合多孔树脂基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至III:
(I)步骤I:在围绕多孔树脂膜中心部分的周围部分处形成其高度小于所述中心部分的高度的台阶;
(II)步骤II:在多孔树脂膜的所述中心部分处形成电极和/或电路;以及
(III)步骤I11:在所述台阶的表面上排布其厚度小于所述功能性部分与所述台阶的高度差的框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65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小钻头钻径成型机夹持机构
- 下一篇:轿车门的最小节点控制回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