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组织的组合物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24955.4 | 申请日: | 2006-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M·菲卢托维奇;H·铃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尤戈恩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02 | 分类号: | C12N5/02;A01N61/00;A61K31/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菊华 |
| 地址: | 美国威***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组织 组合 方法 | ||
此申请要求2005年5月2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系列号11/137,950的优选权,后者在此处被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学领域。特别的,发明涉及新的组合物(例如,抗微生物剂)和使用它们处理组织(例如皮肤和其它软组织损伤)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含杀死或改变(例如,抑制)微生物种群的生长和毒力。
发明技术
抗生素抗性病原体例如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大环内酯抗性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和多药抗性绿脓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蔓延已经造成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越来越困难(Fung et al.,Drugs 63:1459-80(2003))。
例如,灼伤创面护理中的一个长期问题是发展为微生物感染。人类不是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而是生活在和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表面的作用是维持我们组织和细菌种群之间的一种微妙的平衡。皮肤或粘膜屏障中的任何裂口改变这种平衡,并因此有可能因让细菌进入到下层的组织并达到临界数量而引发感染。灼伤外科的主要治疗目标之一个是防止感染,并且,如果污染发生了,目标是减少微生物污染使之低于引发并扩散感染所需的临界数量以下。随着抗生素的发现,灼伤感染看似得到控制。但是,已经发现细菌能够并确实已经通过发展抗性战胜了抗生素。细菌的抗性菌株的出现已经成为许多基于医院的感染的主要来源,并且给灼伤外科医生带来重大的临床难题。
抗生素抗性问题影响所有类型的细菌感染,包括但不限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有许多致病性微生物抗生素抗性迅猛上升的例子。在德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城(Corpus Christi,Texas)的一个医院中,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见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从1990年的3%缓慢增长到1999年的10%,随后在4年多时间里快速增长到2003年的62%(Goodman,J Clin Invest 114,1181(2004))。在迈阿密医院,小腿溃疡中对喹诺酮类药物抗性的绿脓假单胞菌,从1992年的19%增长到2001年的56%(Valencia et al.,JAm Acad Dermatol 50,845-9(2004))。在这个领域中不言自明,需要新的疗法来控制这些感染。
抗菌剂例如硝酸银、磺胺嘧啶银(Silverdene、Thermazine、Flamazine)和醋酸甲磺灭脓(Sulfamylon)的预防性使用已经成为标准护理,其减少伤口例如灼伤的细菌定居。但是,这些试剂具有局限性。例如,Silverdene已经显示延缓伤口愈合并不能用于对磺胺药物过敏的病人。Sulfamylon的代谢产物是碳酸酐酶的潜在抑制剂,并因此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在吸入性损伤患者和发展出脓毒症的患者中尤其禁用这种化合物。
其它用于预防或减少细菌定居的抗微生物剂是硫酸庆大霉素、杆菌肽、呋喃妥因。不幸的是,这些抗微生物剂的不断使用导致被刺激的细菌的抗性菌株的出现。
尽管在灼伤患者治疗中这些抗微生物治疗策略作为标准护理方法已经被接受,药物抗性细菌感染(例如,甲氧西林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baumannii))的发展给在延长住院期的病人(例如,严重损伤的灼伤或者或带有慢性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带来重大的临床问题。
因此,存在着开发抗微生物治疗替代治疗策略的巨大需求。特别的,需要能解决并有效杀死或减弱药物抗性微生物的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细菌学领域。特别的,发明涉及新的组合物(例如,抗微生物剂)和使用它们处理组织(例如皮肤和其它软组织损伤)的方法,包括杀死或改变(例如,抑制)微生物种群的生长和毒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新的组合物的作用包括用所述组合物定居(colonizing)组织,例如,定居创伤、肠道或泌尿道的一种或多种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尤戈恩公司,未经康尤戈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49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