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向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16821.8 | 申请日: | 200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霍尔格·阿克特;于尔根·本德;迈克尔·比斯霍夫;迈克尔·格穆思-莱夫勒;托马斯·海勒特福思;霍斯特·米勒;托马斯·索尔温;克劳斯·伏尔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04 | 分类号: | B62D1/04;B62D1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郑立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结构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结构,具有:
-方向盘,所述方向盘以可旋转运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中,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限定转向轴线,并且所述方向盘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从而所述方向盘可以绕所述转向轴线转动,
-第一促动元件,所述第一促动元件布置在所述方向盘上,用于促动所述机动车辆的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可以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中或所述机动车辆上,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促动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促动元件用于促动所述机动车辆的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可以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中或所述机动车辆上,该促动元件布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上,
其特征在于:
提供中央电子控制单元(3),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单元(3)被布置在所述方向盘(1)中,并被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促动元件(7,8)和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促动元件(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提供转向角传感器(5),该转向角传感器被设置用于确定所述方向盘(1)的转向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传感器(5)布置在所述方向盘(1)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角传感器(5)连接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3)被设置用于控制所述转向角传感器(5)。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提供并设置所述电子控制单元(3),用于借助于下列信息的选择来控制所述第一促动元件(7,8)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促动元件(6,10)中的至少一个:
-转向角,
-机动车辆的行进方向,
-机动车辆的速度,
-所述方向盘(1)的旋转速度,或
-驾驶员的手把持所述方向盘(1)的位置。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3)通过信号传输单元(4)连接到所述固定部件(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3)具有至少一个多路转接接口(9),用于向机动车辆环境传输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2至6之一和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3)、所述转向角传感器(5)和所述信号传输单元(4)形成整体模块,该整体模块可集成到所述方向盘(1)中。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方向盘(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促动元件(7,8)可在多个促动方向上促动,相应的依赖方向的输出信号与用于作用在机动车辆部件上的独立的促动方向相关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促动元件(7,8),从而不管所述方向盘(1)的当前转向角如何,独立的促动方向是恒定的,在所述独立的促动方向上可以促动所述第一促动元件,以便产生相对于坐标系的相应的关联输出信号,所述坐标系相对于车辆是固定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预定的依赖方向的输出信号,所述第一促动元件(7,8)必须在每种情况下在一个并且相同的促动方向上偏转,而不管当前转向角如何。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促动元件(7,8)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促动元件(6,10)采用操纵杆(24,25)的形式,所述操纵杆具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可以绕多个轴线在对应的多个倾斜方向上倾斜,所述轴线和所述倾斜方向位于共同的二维操作平面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在交叉点处交叉。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向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点相对于所述转向轴线横向布置并距所述转向轴线一定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8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相对于不相关噪声的稳健性的自适应波束生成器
- 下一篇:卧式燃木屑蒸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