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6411.3 | 申请日: | 2006-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樋充浩;森谷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L21/322 | 分类号: | H01L21/322;H01L2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杰;王忠忠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义的半导体器件,更特别地,涉及为了应对元件的大容量化而要求器件芯片的层叠化、和在IC卡等中IC芯片厚度极薄化的器件等中,能够抑制由于金属杂质污染导致的器件特性劣化和可靠性劣化的一种改进的半导体器件。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中,为了实现器件成品率的稳定化、提高,就必须抑制器件的特性和可靠性的劣化。作为器件的特性和可靠性劣化的主要原因,按照金属杂质的污染,可以列举由于产生晶体缺陷而导致的漏电电流增加、以及栅极氧化膜的膜质下降。
作为解决金属杂质的污染的措施,采用在形成半导体器件的硅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金属杂质的吸气位置(gettering site)的方法。作为这种方法,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IG法(Intrinsic Getter:固有吸气剂)和EG法(Extrinsic Getter:非固有吸气剂)。
IG法是一种如下方法:通过高温热处理硅半导体衬底,使硅半导体衬底的表面部的氧向外部扩散,在形成可变成器件形成区域的无晶体缺陷区域(DZ层:Denuded Zone,吸杂区)的同时,在比DZ层深的衬底内部,作为吸气位置形成由氧析出核构成的BMD(Bulk Micro Defect:体微型缺陷)。
EG法是通过在硅半导体衬底的背面导入晶格畸变和缺陷区域来吸收金属杂质的方法。作为代表性的例子,已知如下方法:通过喷砂器造成机械损伤,或者使磷等杂质扩散,导致晶格的失配位错、或者通过对多晶硅膜进行成膜,形成吸气位置。
那么,即使在要求器件芯片的层叠化、和IC卡等中IC芯片厚度的极薄化的器件中,为了实现成品率的稳定和提高,必须形成金属杂质的吸气位置。
在图11中示出了已实施IG处理的725μm厚的硅半导体衬底1内的、DZ层3和BMD层4的关系。即使在将元件形成区域形成在距离硅半导体衬底1的表面深度为约5μm以内的情况下,利用前述的IG法,虽然形成硅半导体衬底1内的DZ层3使其具有10μm以上的宽度,但是在IC芯片厚度很厚的情况下(硅半导体衬底1的厚度例如为725μm),在硅半导体衬底1内,如果形成1×105(以下简写为1E+05。这种简略方式,即,将m×10n简写为mE+n的情况,即使在下面的例子中也相同)个/cm2左右的BMD2的话,则具有完全吸收(gettering)金属杂质的能力。
但是,器件芯片的层叠化和IC卡等中,在IC芯片的厚度极薄到100μm以下的情况下,硅半导体衬底内的BMD2的个数与IC芯片厚度很厚的情况相比就变得非常少。
图12中示出了为了制造50μm厚的极薄的IC芯片,在将硅半导体衬底1加工到50μm厚的情况下的DZ层3和BMD层4的关系。在比较图11和图12所示的硅半导体衬底1中,即使根据BMD层4的厚度将BMD2的个数进行比例计算,在50μm厚(BMD2的形成区域40μm)下,BMD2的个数只不过是725μm厚(BMD形成区域705μm)的6%。
对于图12的硅半导体衬底1,BMD2的个数的从衬底表面向深度方向的分布示于图13中。如图13所示,尽管从深度10μm处形成BMD,但是在深度10~20μm处的BMD的个数变少,在距离表层20~30μm的深度处,最终达到具有足够吸气能力的1E+05个/cm2。
金属杂质的吸气能力依赖于BMD2的个数。IC芯片越薄时,受到DZ层3的宽度的影响就越大。即,DZ层3宽度越大,BMD2的个数越少,金属杂质的吸气能力就大大地降低。
在图14中示出了50μm极薄的IC芯片的情况下的、作为元件形成区域的、生长了5μm厚的外延硅层5的硅半导体衬底1内的、DZ层3和BMD层4的关系。参照图14,在DZ层3的宽度为10μm以上的硅半导体衬底1上,作为元件形成区域外延生长了作为无晶体缺陷层的硅层5的情况下,由于外延生长的硅层5的厚度增加了,故用于极薄的IC芯片时,与不生长外延硅层5的情况相比,BMD2的个数进一步变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6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口体以及使用该封口体的电池组
- 下一篇:弱分配层析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