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凹陷隔热罩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11571.9 | 申请日: | 2006-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E·奥克森克内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纳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7/10 | 分类号: | F01N7/10;F01N7/14;F02B77/13;F02B77/11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培训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凹陷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用发动机部件,例如发动机排气歧管的防护隔热罩,所述发动机排气歧管在发动机运转期间传递大量热量和振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防护隔热罩的制造,以及增强这种隔热罩的减振效果的新颖的结构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车辆中的内燃机排气歧管可以达到超过1600华氏度的内部温度。这种高温对与歧管共用内部空间的电子和塑料部件产生了明显的损坏风险。因此,通过使用隔热罩为这种部件提供保护,其中所述隔热罩设计成使排气歧管和其它生热部件至少部分地掩盖和隔离。在一些情况下,隔热罩有效地将测量温度水平降低到300华氏度的范围内。
邻近一部件,例如排气歧管定位的典型多层隔热罩使用隔开的金属层,并且层间具有空隙。这些隔热罩沿直接邻近部件的层传递热量,而下一个相邻层通过空隙与所述热量隔离。但是,由于金属层自由振动,它们典型地产生共振、传递不希望的噪音并且受到对隔热罩产生疲劳破坏的较高内应力影响。
其它多层隔热罩使用层间具有绝缘层的金属层。与不带绝缘层的隔热罩不同,绝缘层在接触位置处减小金属层的振动。典型地,构成隔热罩形状的复合曲线通过产生层间干涉而产生约束层减振效果。当在层间工作时,绝缘材料起到摩擦减振器的作用。但是,这些隔热罩可以在层间不接触的区域内振动,从而传递噪音。
外金属层典型地由渗铝钢制成。为了加强隔热效果和减少隔热罩所需空间,金属层可以成型以接近类似于排气歧管外表面的形状。为了在钢板中提供希望的轮廓,隔热罩的最终外金属层典型地包括多个褶皱。这些褶皱降低了隔热罩的美观效果。
图1显示了用于排气歧管的上述现有隔热罩的实例。如图所示,现有隔热罩10包括成形外表面12,其由钢板层制成以严密仿照排气歧管的外表面。外表面12包括由生产现有隔热罩10的成形操作引起的褶皱14。这些褶皱降低了汽车发动机舱的美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发动机部件,例如内燃机排气歧管的改进的多层绝缘隔热罩。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隔热罩的金属层形成凹陷,或者成型以在层间提供增大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大约束层减振作用,减少褶皱,提高美感,并且通过增强的减振效果改善噪音振动和恶劣环境耐久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热罩包括至少三层。外层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外凹陷。内层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内凹陷。至少一部分内凹陷和外凹陷嵌套在一起。绝缘层位于内层和外层之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内部车用发动机部件的隔热罩,包括:外金属层;有选择地直接靠近被防护部件定位的内金属层;和部分地位于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外金属层和内金属层形成凹陷。绝缘层至少部分地插入金属层之间,并且金属层的凹陷相互作用以减少隔热罩的振动。
还公开了一种制造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外层中形成外凹陷,和在内层中形成内凹陷。当外层邻近内层定位时,至少一部分外凹陷和至少一部分内凹陷嵌套在一起。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外层邻近内层定位,可能还包括同时形成所述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隔热罩的侧面正视图。
图2是发动机一部分的侧面正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罩的实施例。
图3是沿破裂线3-3剖开的图2中隔热罩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罩的实施例的侧面正视图。
图5是图4中隔热罩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其中背景部分出于清楚目的被去除。
图6是隔热罩表面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和3显示了发动机20的一部分。发动机20包括汽缸盖24、排气歧管26和隔热罩30。隔热罩30适合于包围或紧密围绕排气歧管26的至少一部分。排气歧管26通过螺栓(未显示)紧固到位于汽缸盖24的侧面或侧部42上的多个发动机排气口40上。
排气歧管26包括与排气口40流体连通的配合口44。排气歧管26还包括安装凸耳50,用于通过螺栓52将隔热罩30附接到排气歧管26上。发动机排气口40用于共同接收来自发动机20的单个燃烧室(未显示)的排出气体,并且将这些排出气体汇集到排气歧管26的共用排气管部分58中。
如图3、4和5中最佳显示的那样,隔热罩30包括成形体60。成形体60减少隔热罩30的结构的振动,从而使隔热罩30的振动衰减,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纳公司,未经达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11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