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茎环和无CpG基序的侧翼序列的CpG-ODN(寡聚脱氧核苷酸)用于治疗皮肤病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04127.4 申请日: 2006-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1115835A 公开(公告)日: 2008-01-30
发明(设计)人: 安德烈亚斯·博克;斯特凡·基彭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 彭尼恩两合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A61K31/708;A61Q5/00;A61Q19/00;A61Q19/10;A61P17/00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杨青;樊卫民
地址: 德国法***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cpg 侧翼 序列 odn 脱氧 核苷酸 用于 治疗 皮肤病
【说明书】:

发明描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上皮组织的美容或药物制剂,该制 剂中含有的核酸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以及涉及使 用这些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的核酸来预防和/或治疗 上皮组织,以及含有这些其中包含了适合于形成茎环二级结构的序列 的核酸的织物柔软剂、手工手工清洗组合物、身体和头发护理组合物、 染发剂或手工洗碗组合物。

皮肤器官的炎症是流传甚广的疾病,可以通过内源或外源途径触 发。为了进行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基于类固醇的疗法是通过局部或 全身性给药来进行的。除了它们的疗效之外,这类物质还表现出了一 系列不希望有的副作用(例如皮肤萎缩、库欣综合症(Cushing’s syndrome))。因此需要可替代的原理来治疗皮肤炎症。

一种这样的可替代的治疗原理是使用具有抗炎症效应的核酸。

关于DNA的免疫刺激活性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3 年,纽约的外科医生William Coley报道了通过在肿瘤内注射细菌裂解 物(链球菌裂解物,后来被称为“Coley毒素”)在肉瘤病人中诱导了 肿瘤的消退。Coley的历史性发现——即通过模仿细菌感染可以增强特 定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意义,直到100年后当细菌裂解物的 抗肿瘤效应的机制被定性后才被意识到。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外源”DNA的免疫刺激效应 的其它迹象。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以及通过卡介 苗(BCG)的组分诱导的抗肿瘤活性都已经被描述。该卡介苗组分的 免疫刺激活性可以通过与DNA酶预保温来破坏,但不能通过与RNA 酶预保温来破坏。这暗示结论是细菌的DNA造成了BCG组分的免疫 刺激活性。对免疫活性DNA序列的精确研究表明它们是由具有CpG 基序的中心回文序列构成的寡聚核苷酸。

进一步的研究支持了这样的假说,即对于免疫刺激效应来说重要 的基序包含位于中央的CpG组(胞苷和鸟苷形成的二核苷酸),在其 侧翼为5’末端是两个嘌呤,在3’末端是两个嘧啶。具有共有序列 5’-A/GA/GCGC/TC/T-3’的DNA序列被称为CpG。CpG二核苷酸在真 核DNA中受到抑制。

这些基序在真核DNA中出现的频率只有预期频率的四分之一,并 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甲基化发生在胞嘧啶。与此相反,在细菌DNA中 CpG基序被发现是未甲基化的,并且具有预期的频率(1∶16)。甲基化 被显示破坏了CpG基序的刺激潜力。细菌和真核DNA之间的这些区 别使得有可能以一种有用的方式对与具有CpG基序的细菌DNA和合 成的寡聚核苷酸(ODN)(CpG-ODN)的免疫刺激效应有关的生物学 观察进行解释。显然,对CpG基序的识别是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保留 的防御机制的一部分,以便保护自身免受微生物病原体的侵入。含有 CpG的DNA被先天性免疫系统的细胞识别为病原体存在的分子模式, 并作为危险信号启动了适合于与微生物感染作战的免疫反应。含有 CpG基序的合成的寡聚核苷酸(CpG-ODN)模拟了细菌DNA,可以在 体外和体内增强免疫反应。

对“外源”DNA的识别和随后的免疫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区分 “自身”和“外源”的一种方式,而不必依赖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介导 或干涉。因此,CpG基序属于所谓的PAMPs(与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 式)。

CpG基序被TLR-9(toll样受体-9)所识别。TLR-9是toll样受体 家族的成员,这些受体用作模式识别以检测微生物的感染。这些受体 可以识别各种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原生动物或病毒的保留的分子 结构。到目前为止,已经鉴定了该受体家族的十一个成员,同时在多 数情况下它们相应的配体也已经知道。因此,例如TLR4识别细菌脂多 糖、TLR3识别双链RNA、TLR7/8识别单链RNA基序,另外正如已 经描述的那样,TLR9识别CpG基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尼恩两合公司,未经彭尼恩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41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