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室横梁和制造车室横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01812.1 | 申请日: | 2006-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8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裕介;柳本哲史;大桥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铝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代易宁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例如机动车中使用的车室横梁。本发明还涉及制造在例如机动车中使用的车室横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任何机动车中,车室横梁在前柱之间伸展,这些前柱布置在沿机动车的宽度方向间隔开的两侧上。该车室横梁支承转向单元的轴部分。鉴于此,为了更加刚性地支承轴部分,可以增大车室横梁的刚度。
为了增大车室横梁的刚度,可以增大该车室横梁的横截面。
然而,大多数车室横梁由管子构成。该管子已经通过挤压模制生产出。当观察垂直于轴线的平面时,通常通过挤压模制制成的管子具有在与轴线垂直的平面中观察时沿轴向方向一致的截面。
因此,存在的趋势是由管子构成的车室横梁具有的横截面大到足以刚性地可靠地支承转向单元的轴。
如此制成的车室横梁的确能够更加刚性地支承转向单元。然而,其重量增大。随着其重量增大,其制造成本升高。因此,不期望车室横梁的重量增大。
鉴于此,已经提出如下车室横梁,该车室横梁能够更加刚性地支承转向单元的轴部分,而无需非常多地增加其重量。
更具体地说,该车室横梁包括具有大横截面的管子和具有小横截面的管子。具有大横截面的管子布置在驾驶员座位处。具有小横截面的管子布置在乘客座位处。已经提出了这种类型的一些车室横梁。
这种类型的车室横梁包括具有大横截面的管子,因为它要布置在驾驶员座位处并需要刚性支承转向单元。因此,该管子提高了转向单元的刚性支承。该车室横梁具有小横截面的管子,因为它要布置在乘客座位处且不大用于刚性支承转向单元。因此,该管子帮助减小车室横梁的重量。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77961中公开了这种车室横梁。
构成这类车室横梁的其中一根管子在直径方面膨胀或收缩,并且这些管子彼此配合。这两根管子由此彼此联接。
发明内容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77961中公开的车室横梁具有已经在直径方面膨胀或收缩的管子。因此,该管子为例如能够在直径上膨胀或收缩的铁管。
为了重量轻,车室横梁由例如比铁管轻的铝管制成将更好。
然而,却难以膨胀或收缩铝管。因此,铝管几乎不能用于提供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77961中公开的这类车室横梁。
于是,可用于制造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9-277961中公开的车室横梁的管子的材料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
由于这减小了减轻车室横梁重量的自由度,所以不期望用于制造车室横梁的管子的材料受到限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减轻重量的车室横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造车室横梁的方法,在该车室横梁中,具有不同横截面的两根管子彼此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车室横梁包括第一管子、接头构件和第二管子。第一管子构造成支承转向单元。第一管子具有在与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中观察时沿着该轴向方向一致的横截面。接头构件插入第一管子中并固定到第一管子上。该接头构件结合有接受器单元。第二管子插入接头构件的接受器单元中,从而固定到接头构件上。第二管子具有在与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中观察时沿着该轴向方向一致的横截面。
在如此构造的车室横梁中,第一管子和第二管子能够在不使它们的对接端变形的情况下联接。更确切地说,第一管子的端部不需要在直径上收缩,或者第二管子的端部不需要膨胀。
因此,第一和第二管子可以由不能经受这种变形的材料制成。于是,它们可以是铝管并且相对较轻。
于是,对能够用于第一和第二管子的材料不存在限制。结果,将增大减轻第一和第二管子的重量的自由度。
在车室横梁的优选构造中,第一管子具有多个内表面,这些内表面在第一管子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面对第一管子的内侧,并且第二管子具有多个外表面,这些外表面在第二管子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面对第二管子的外侧。
该构造使得第一和第二管子能够在比其它方式多的接头部分处联接到接头构件上。因此,管子能够稳固地联接到接头构件上。
在车室横梁的另一优选构造中,在第一管子的至少一个内表面中制成细长通孔,并且该细长通孔在第一管子的外周表面处打开,并且所述接头构件联接到该通孔的边缘上并固定到第一管子上。
采用该构造,接头构件和第一管子之间的接头部较长。因此,该接头构件能够稳固地联接到第一管子上。
在又一优选构造中,在第一管子和接头构件之间的接头部、与在第二管子和接头构件之间的接头部沿接头构件的周向交替布置。
采用该构造,第一管子和第二管子能够足够刚性地联接,从而减少接头部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铝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铝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台型板凳
- 下一篇:气体密度继电器接点引出线的密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