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风扇和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01759.5 | 申请日: | 2006-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9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尚史;枝吉敦史;铃木一隆;柴山胜己;中岛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F24F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风扇 空调机 | ||
1.一种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凸状的轮毂、多个叶片、电动机冷却孔、多个轮毂用流道、及树脂汇合部;该凸状的轮毂通过使上述主板的中央部朝旋转轴方向突出而形成;该多个叶片以上述主板的外周侧平板部为基部,朝上述轮毂的突出方向立设;该电动机冷却孔在上述轮毂上设置多个,对配置于上述轮毂所围住的凸状空间中的电动机进行冷却;该多个轮毂用流道在上述轮毂上以放射状设置,在成形时使热塑性树脂流入而形成上述轮毂;该树脂汇合部通过在上述成形时从相邻的上述轮毂用流道流出的上述热塑性树脂接触而形成;上述电动机冷却孔以避开上述树脂汇合部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形成为在上述基部具有开口的空心形状,具有设于上述各个叶片的上述基部的周围并形成上述叶片的叶片用流道、及分别连接上述轮毂用流道与位于其附近的上述叶片用流道的连接流道;从设于上述轮毂用流道、上述连接流道、及上述叶片用流道的任一个流道的注入口注入上述热塑性树脂,使其流到所有上述流道而成形。
3.一种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凸状的轮毂、空心状的多个叶片、轮毂用流道、叶片用流道、及连接流道;该凸状的轮毂通过使上述主板的中央部朝旋转轴方向突出而形成;该多个叶片以上述主板的外周侧平板部为基部,朝上述轮毂的突出方向立设,并在上述基部具有开口;该轮毂用流道在上述轮毂上以放射状设置多个,在成形时使热塑性树脂流入而形成上述轮毂;该叶片用流道设于上述各个叶片的上述基部的周围,在上述成形时流入上述热塑性树脂形成上述叶片;该连接流道分别连接上述轮毂用流道与位于其附近的上述叶片用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轮毂的多个电动机冷却孔配置到朝旋转中心侧延长上述轮毂用流道的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设置相同数量的上述电动机冷却孔和上述轮毂用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上述轮毂用流道从上述轮毂的上述主板的面朝上述电动机配置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2和4~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以旋转轴为中心按放射状设置多组由上述叶片、上述叶片用流道、上述轮毂用流道、上述连接流道、上述电动机冷却孔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与其它角度不同地构成与相邻的上述组所成的角度中的至少1个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2、及4~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冷却孔用流道,该冷却孔用流道连接于上述轮毂用流道,以围住上述电动机冷却孔的周围的方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当设上述轮毂用流道的壁厚和上述叶片用流道的壁厚中的至少一方的壁厚为t、上述主板的除上述流道之外的部分的最小壁厚为t0时,设比例t/t0处于1.1≤t1/t0≤2的范围。
11.一种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凸状的轮毂、空心状的多个叶片、及叶片用流道;该凸状的轮毂通过使上述主板的中央部朝旋转轴方向突出而形成;该多个叶片以上述主板的外周侧平板部为基部,朝上述轮毂的突出方向立设,并在上述基部具有开口;该叶片用流道在上述开口的周围以从上述主板朝与上述叶片的立设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位于上述开口的旋转方向前方周围的上述叶片用流道的突出高度,比位于上述开口的旋转方向后方的周围的上述叶片用流道的突出高度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风扇,其特征在于:在设上述开口的上述主板的面上的内切圆的直径为最大开口宽度F,位于上述开口的旋转方向前方周围的上述叶片用流道的突出高度与位于上述开口的旋转方向后方周围的上述叶片用流道的突出高度的差为Δt时,Δt/F处于0.04≤Δt/F≤0.22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7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