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机械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01536.9 | 申请日: | 2006-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戸泽祥二;备中円;古田秀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履带牵引车三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9/22;B60K6/04;F15B21/14;B60W10/08;B60W20/00;H02K7/18;H02P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混合式驱动装置的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油压挖掘机等作业机械的驱动装置具有混合式驱动装置,该混合式驱动装置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和储存由发电机产生的电力的蓄电器。另一方面,动臂缸、斗杆缸和铲斗缸等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包括:借助从混合式驱动装置的发电机和蓄电器中的至少一方提供的电力而工作的电动机或电动/发电机;以及通过这些电动机或电动/发电机而工作的泵或泵/马达。例如,动臂缸的控制回路包括:双向输出型泵/马达,其兼备提供工作流体的泵功能和接受工作流体的提供而工作的流体压力马达功能;电动/发电机,其兼备借助从发电机或蓄电器所提供的电力而工作并驱动泵/马达的电动机功能、和由泵/马达进行驱动而发电的发电机功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0845号公报(第7页、图1)
所述动臂缸的控制回路组合了泵/马达和电动/发电机,将在动臂缸的控制回路中产生的电力储存在混合式驱动装置的蓄电池中,这样把在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中工作流体具有的剩余能量转换为电力,并储存在混合式驱动装置的蓄电池中,所以需要在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中设置发电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其可以利用从流体压力致动器排出的返回流体所具有的能量直接驱动混合式驱动装置,而不需要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中的发电单元。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作业机械设有上部转动体,该上部转动体可以通过转动用电动/发电机相对于可以通过运行马达运行的下部运行体转动,在该上部转动体上设有通过作业用致动器而工作的作业装置,所述作业机械具备混合式驱动装置、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和转动用控制回路,混合式驱动装置具有:发动机;电动/发电机,其由该发动机驱动而发挥发电机的作用,并且接受电力提供而发挥电动机的作用;蓄电器,其储存从该发挥发电机的作用的电动/发电机提供的电力,并且向发挥电动机的作用的电动/发电机提供电力;以及由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中的至少一方驱动的泵,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控制从混合式驱动装置的泵提供给运行马达和作业用致动器的工作流体,转动用控制回路借助从混合式驱动装置的蓄电器提供的电力,使转动用电动/发电机作为电动机工作,并且在进行上部转动体的转动制动时,将从作为发电机工作的转动用电动/发电机产生的电力回收到蓄电器中,流体压力致动器控制回路具有:能量再生马达,其设在从作业用致动器回收的返回流体所通过的返回流体通路中,借助返回流体而工作,并驱动混合式驱动装置的电动/发电机;以及再生用离合器,其设在能量再生马达与混合式驱动装置的电动/发电机之间,用于对旋转传递进行离合。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作业机械,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作业机械中,返回流体通路具备:具有能量再生马达的一方的返回通路;在能量再生马达的上游侧分支的另一方返回通路;以及流量比控制阀,其控制一方的返回通路中的流量和另一方返回通路中的流量之间的流量比。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作业机械,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作业机械中,作业装置由动臂、斗杆和铲斗依次连接而成,作业用致动器具备:使动臂转动的动臂缸、使斗杆转动的斗杆缸和使铲斗转动的铲斗缸,能量再生马达设在源自动臂缸的返回流体通路中。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作业机械,在第三方面所述的作业机械中,混合式驱动装置的泵设有多个,该作业机械具备:动臂缸用工作流体供给通路,其从一个泵向动臂缸提供工作流体;斗杆缸用工作流体供给通路,其从另一泵向斗杆缸提供工作流体;动臂/斗杆间电磁阀,其在可以实现从动臂缸用工作流体供给通路到斗杆缸用工作流体供给通路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位置和切断该流动的位置之间进行变位;以及斗杆/动臂间电磁阀,其在可以实现从斗杆缸用工作流体供给通路到动臂缸的缸盖侧的工作流体的流动的位置和切断该流动的位置之间进行变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履带牵引车三菱有限公司,未经新履带牵引车三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01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贴剂
- 下一篇:一种美甲用甲片成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