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70849.4 | 申请日: | 200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30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F16H7/02;F16D41/064;F16D41/12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的附件轮系是指发动机的曲轴通过带轮与风扇、水泵及发电机连接的传动系统,其中发电机是通过风扇带轮传动的,即风扇带轮为主动轮、电机带轮为被动轮,通过皮带传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产生的动力驱动发电机发电,为整车的供电系统如点火系、照明系及其它用电装置提供电力。电机带轮与电机轴的连接为刚性连接。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因为输出电量及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发生扭振。由于电机带轮与电机轴是刚性连接的,因此无法阻止这种扭振传递给曲轴。发电机的扭振会增加发动机的噪声,影响附件轮系的稳定性和平顺性,降低附件轮系甚至整个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其目的是降低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的噪声和振动,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设有发电机,其发电机轴上设有发电机皮带轮,并通过传动皮带与风扇皮带轮连接,所述的发电机轴的外圆与发电机皮带轮的内孔之间,设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为圆环形,并由圆环形的外圈和内圈套装组成,其内圈的外圆与外圈的内圆为间隙配合,所述的外圈和内圈之间设单向啮合结构,所述的内圈与发电机轴为紧固连接,所述的外圈与发电机皮带轮为紧固连接。
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单向离合器为超越式单向离合器,所述的单向啮合结构为在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外圆上设缺口,缺口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平面平行于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轴线,另一个平面的延伸面与该轴线重合,在缺口内设滚动体,当滚动体与上述两个平面接触时,其外形不超出单向离合器的内圈的外圆面,在滚动体与所述的缺口上的通过轴线的平面之间,设有滚动体压簧。
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缺口多于一个,并在内圈的外圆的圆周上均布,各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
单向离合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单向离合器为棘轮棘爪式单向离合器,其单向啮合结构为在单向离合器的外圈的整个内圆表面上设多个沿其内圆圆周方向均布的棘齿,每个棘齿由两个相交的平面构成,其中一个平面为通过外圈的轴线的直面,另一个平面为斜面,所有棘齿的倾斜方向在外圈的整个内圆圆周上一致,在单向离合器的内圈上设棘爪,棘爪与内圈为转销连接,棘爪旋转至一个极限位置时与单向离合器的外圈上的棘齿啮合,棘爪旋转至另一个极限位置时,其外形不超出内圈的外圆,在棘爪与内圈之间设棘爪压簧。
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棘爪多于一个,并沿内圈的外圆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布。
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在上述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或第二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将所述的外圈与发电机皮带轮制成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汽车发电机产生的扭振不会对汽车发动机的曲轴乃至整个发动机产生有害的影响,降低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的噪声和振动,提高汽车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发电机皮带轮,2、发电机轴,3、单向离合器,4、发电机,5、传动皮带,6、风扇皮带轮,7、缺口,8、滚动体,9、内圈,10、外圈,11、滚动体压簧,12、棘齿,13、棘爪,14、棘爪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发动机附件轮系,设有发电机4,其发电机轴2上设有发电机皮带轮1,并通过传动皮带5与风扇皮带轮6连接,发电机4是通过风扇带轮6传动的,即风扇带轮6为主动轮、发电机皮带轮1为被动轮,通过传动皮带5传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产生的动力驱动发电机4发电,为整车的供电系统如点火系、照明系及其它用电装置提供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70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犁式气动吸泥泵
- 下一篇:一种感应探测式控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