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列车电加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9824.4 | 申请日: | 2006-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功;周家林;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F24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磊 |
| 地址: | 2661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列车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加热装置,具体地该装置主要应用于高原列车,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车体和车内设施结构设计更为人性化。应用于高原地区的轨道车辆运行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中,车内需配置有温度加热调节装置。
普通的电加热装置主要是靠空气对流辐射来传导热量,由于高原地区的空气较为稀薄,空气对流速度较低,热传导性能随之大幅下降。使用目前现有的电加热装置难以达到高原列车运行时对车内温度的要求,电能损耗大、加热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原列车电加热装置,针对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对流速度低的现状而将电加热体设置在罩壳内部空间的底部,电热管组成距离进风栅保持一垂向高度,并在电热管组成与罩壳出风栅之间形成一较大的空气对流空间,以提供空气定向进行加热、对流辐射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应用加热空气比重降低的原理,实现一种从底部进入、加热后的空气从顶部排出的加热辐射装置,以提高整体加热装置的空气对流速度,降低热量损耗,有效提高车内空气的升温速度。
设计目的还在于,在电热管组成与罩壳出风栅之间形成一较大的空气对流空间,以将空气充分混合、温度均衡,提高对流空气的热辐射效率。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高原列车电加热装置,具有一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的背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车辆钢结构框架上;
一罩壳,该罩壳连接固定在安装支架的前侧,罩壳的前立面上设置有数个出风栅,其顶部并未设置有出风栅。
在罩壳和安装支架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与外接电源连通的电加热体,该电加热体具有一底板,在底板侧面固定有电热管组成,所述底板的背部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安装支架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底面形成有数个进风栅;
所述的电加热体设置在罩壳和安装支架所形成的内部空间的底部,电热管组成的底面距离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进风栅保持一垂向高度;
在电热管组成的顶面与罩壳出风栅之间形成一空气对流空间。
如上述方案的高原列车电加热装置,温度较低的空气的比重较大,因此冷空气从安装支架底面的进风栅进入,在电热管组成的底面与进风栅之间充分地混合,流经电热管表面被加热。
加热后的空气比重减小,向上流动并进入电热管组成与罩壳出风栅之间的对流区域,在此区域内空气再次充分地混合。混合空气间的温度达到平衡、消除温差,再通过罩壳的出风栅排放到车内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并未配置有强制对流部件,为解决高原地区空气对流速度低的问题,所述空气对流空间与罩壳和安装支架所形成内部空间的容积比例范围是0.2-0.8。
空气稀薄、内容量少带来的另一问题是电热管表面的传导效率降低,为此所述电加热体的电热管组成,包括插接在散热翅片中的“U”形电热管,电热管横向地连接在底板的侧面;
所述电热管具有外层散热管、内层电阻丝、以及导热夹层,内层电阻丝直径与导热夹层的厚度比例范围是0.02-0.05。
采用散热翅片可以增大加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优化的电热管内径分配比例则直接有助于提高散热管表面对空气的传导性能。
考虑到安装和拆卸、维修上述电加热装置的内部部件,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横向插槽,其底部具有向上折起的挡板;
所述的罩壳,其顶部设置有向下插入安装支架的插槽的卡爪,罩壳底部通过螺栓紧固在安装支架的前端挡板上。
综上内容,所述高原列车电加热装置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能够针对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对流速度低实际情况,提供一种定向加热空气和对流辐射的装置,可有效提高空气对流速度,降低热量损耗。
2、通过上部空气对流空间,将空气充分混合、达到温度均衡,能够提高对流空气的热辐射效率。
3、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维修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所述电加热装置的侧向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2是所述电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安装支架1,螺栓11,进风栅12,插槽13,挡板14;罩壳2,卡爪21,螺栓22;
电加热体3,底板31,螺栓311,电热管组成32,散热翅片33,“U”形电热管34,外层散热管341,内层电阻丝342,导热夹层3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