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头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4195.6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尹育航;陶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3/10 | 分类号: | B24D3/10;B24D7/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结合 金刚 石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头,特别是涉及一种石材或者陶瓷表面抛光处理的金属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02286553.5中公开了一种间隙型金刚石机用打磨片,包括底片、复合在底片上的基材和复合在基材表面的金刚石砂工作层,金刚石砂工作层由若干密集均布的凸块组成。凸块呈圆环柱或三棱环柱、四棱柱、圆柱、椭圆柱、箭头环柱、X柱状。这种结构的打磨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够理想,打磨力量不够,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打磨、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的金属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头,包括设置在金属基体上的金刚石磨块,其结构特征是金刚石磨块截面呈上小下大状,其夹角范围为1°~30°。
为了抛光不同表面的石材或者陶瓷,于上述金刚石磨块截面的顶面为平面或上凸面或下凹面或波浪面或锯齿面。
为了增强金刚石磨块的连接强度,将金刚石磨块镶嵌在金属基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金刚石磨块截面呈上小下大状,其目的主要和实际的打磨、抛光过程相关,其主要利用金刚石磨块截面呈上小下大状使其在与被加工面接触时成负倾角接触,从而增强金刚石磨块的切削力。在同样的进给速率下,抛光前期,石材或陶瓷表面光洁度差,需要被磨切的部分多,金刚石磨块工作截面较小,磨块数量较多,切削刃较多,同时金刚石磨块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多,便于排屑,到了抛光中后期,表面光洁度差有所提高,需要更多的表面接触,金刚石磨块截面较大,金刚石磨块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其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打磨、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图6、图8-图9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不同使用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中,1、2和3为金刚石磨块,4、5和6为金属基体,θ为夹角。
参见图1-图9,本金属结合剂的金刚石磨头,包括设置在金属基体上的金刚石磨块,金刚石磨块截面呈上小下大状,见图1-图3,其夹角θ范围为1°~30°;金刚石磨块截面优选梯形,其夹角θ范围为3°~10°;金刚石磨块截面的顶面为平面或上凸面或下凹面或波浪面或锯齿面。金刚石磨块镶嵌在金属基体上,并于其上连续或断续间隔布置;金属基体呈条状或环状,见图4-图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4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