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连结各式推车的电动省力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767.1 | 申请日: | 2006-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彬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彬琳 |
主分类号: | B62D49/00 | 分类号: | B62D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应;吴兰柱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结 各式 推车 电动 省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省力车,尤其针对一种可连结各式推车,并以内建的动力及可控制行进或停止的电动省力车。
背景技术
以往各式人力手推车,如工作载物的推车、购物用的手推车、手推轮椅或婴儿手推车,它们的结构大致上皆具备有装载物品,或人的承置座体、车轮及把手;其使用方式,是以手握持把手,以人为力量去推动行走才能控制手推车的行进方向及停止。
由于无论是何种手推车,除了本身的体积以外,再承载其它物品重量之后,难免会因手推车的整体重量增加,使得人为需施以相当的力量推动手推车方能行走及操控手推车行进方向,如此反而造成手推车于人为使用上的动作更为迟缓,且存有费力、费工时的不便。
尤其是当须使用手推车行走一段距离时,很容易造成人为手动的体力负担,甚至容易因过度用力或施力不当而产生骨骼肌肉拉伤,或其它身体连带部位的酸痛,致使人为推动行走时因需相当费力而易生疲倦感,进而影响使用手推车的工作进度及经济效率。
缘此,本实用新型者有鉴于上述传统人力手推车于使用上存有费力及操作的不便,亟需克服,故而研发一种可连结各式手推车且具有动力控制的电动省力车,使操作者在舒适乘坐的同时,也能方便掌控手推车的行进方向,以期有效发挥手推车的省力及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可连结各式推车的电动省力车,以提供可衔接各式推车的控制作用端,而使操作者乘坐其上,利用手动抓持推车本身的把手控制推车行进方向,以及通过电动动力来推动推车,使其无需施力及可便利操控推车的行进的电动省力车,以达确实省力且符合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可连结各式推车的电动省力车,形成一既设造型的车体,其内部装置有可供驱动车体行进及控制车体停止的动力单元,且车体下方设有连结动力单元的车轮,而在车体上设有座垫,并在前端形成有脚踏区域及连杆,该脚踏区域上设有连接动力单元的油门,该连杆一端枢接有衔接组件,此衔接组件为与各式推车的作用端组设固定。
前述车体上可设有连接上述动力单元的切换开关。
前述车体位于后侧下方亦可设以辅助车轮。
前述动力单元可由动力源、控制器、加速器及电池所构成。
前述连杆于一端可设立与衔接组件枢接组设的转向接头。
前述衔接组件可形成有一与上述连杆枢接的主轴,且于主轴上端、下端设有横向定位杆,该定位杆两侧端可以定位组件与各式推车的作用端组设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连结各式推车的电动省力车,可通过前述衔接组件与各式推车的作用端连结为一体,由操作者乘坐该电动省力车上,在启动电动省力车的同时,以手握持推车把手来控制推车行进方向,即达便利省力的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该车体本身具备有电动的动力单元,以及可行驶于路上且三点共面上的车轮,使车体无需人力即可电动控制行驶于路面上;车体具有切换开关,方便操作者车体连动车轮作前进及后退的切换;另外,车体更设立有可连结各式推车的衔接组件,使该车体在方便操作者乘坐的同时,可间接驱动其所连结的推车行进,而达到操作的省力及使用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省力车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省力车应用于各式推车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省力车的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省力车组合各式推车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推车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可连结各式推车的电动省力车,系形成一既设造型的车体1,并在车体内部可装置有由动力源、控制器、加速器及电池等动力单元2,以供驱动车体1行进及控制车体1停止;
上述车体1位于两侧下方各设有连接上述动力单元2的车轮3,以及位于车体1后侧的辅助车轮31,构成三点共面;而于车体1上方延伸衔设有座垫4,此座垫4可随操作者的乘坐所需高度作一合宜的调整;继于车体1侧方设有连接上述动力单元2的切换开关5,此切换开关5可控制车体1连动车轮3作前进即:正转及后退即:反转的切换;且于车体1的前端延伸形成有脚踏区域11及连杆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彬琳,未经杨彬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拐杖
- 下一篇:一种防报纸失损的报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