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551.0 | 申请日: | 200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3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群山 |
主分类号: | F16H1/14 | 分类号: | F16H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三轮车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三轮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大都采用链条式传动,即电动机与后桥总成之间采用链传动机构传递动力。它的缺点在于:承载能力小;由于尘染磨损和机械磨损,会造成链条长度拉长、脱盘或断裂,调整维修率较高,给驾驶者带来很多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取消链传动结构方式,采用了轴传动后桥,在两半轴后桥和差速包结构的基础上,电动机输出轴与差速包输入轴之间加装有联轴器,来解决链传动现存的技术缺失。但依然存在以下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1、由于两半轴后桥的结构特征,给制作和安装带来的技术要求较高,两轮不易保持平行状态,两轮不平行现象容易使轮胎磨损,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车辆行驶的负载。
2、后桥总成的主要结构主要由差速器和两个半轴和后桥壳体构成,差速器和两个半轴及后桥壳体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如何在取消习知的链结构传动方式的前提下,使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运行平稳,并能降低成本,是业内人士期盼得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简单的后轮轴替代结构复杂的后桥,给后续轮体的平行安装创造条件;以简单的传动组件替代结构复杂的差速传动;使该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能够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组件、后轮轴。电动机与后轮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所述的传动组件主要由主动轴、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构成,主动轴的一端与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主动轴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被动锥齿轮与后轮轴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的主动轴通过盘式柔性联轴器与电动机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的传动组件的箱体由两个半壳箱体构成。两个半壳箱体上均通过镶嵌的轴承与后轮轴配合,两个半壳箱体上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主动轴轴承座,主动轴与镶嵌在主动轴轴承座上的轴承配合。
两个半壳箱体对接,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两个半壳箱体的前端通过螺钉与主动轴轴承座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电动机输出轴与传动组件的主动轴以花键连接,并通过固定在主动轴上的主动锥齿轮与固定在后轮轴上的被动锥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以简单的后轮轴替代结构复杂的后桥;以结构简单的传动组件替代结构复杂的差速包;使该传动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盘式柔性联轴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盘式柔性联轴器的橡胶连接盘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盘式柔性联轴器的传动插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的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传动组件、后轮轴,电动机与后轮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组件主要由主动轴3、主动锥齿轮13、被动锥齿轮14构成,主动轴3的一端与电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花键套2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主动轴的一端的花键轴与花键套配合,主动轴的另一端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被动锥齿轮与后轮轴10固定连接;主动锥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的传动组件的箱体由两个半壳箱体7、8构成,两个半壳箱体上均通过镶嵌的轴承9与后轮轴配合,两个半壳箱体上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一主动轴轴承座6,主动轴与镶嵌在主动轴轴承座6上的轴承5配合。
两个半壳箱体对接,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两个半壳箱体的前端通过螺钉4与主动轴轴承座固定连接。
后轮轴10通过轴座11与车架固定连接,后轮轴10的两端安装有车轮12。
由于后轮轴是一根通轴,加工装配的工艺难度相对两个半轴及后桥壳体的简单,后轮轴两端安装车轮的轴端的同轴度易于控制,因此两个车轮的平行度易于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群山,未经韩群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5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PC机电源
- 下一篇:大气常压液固介质阻挡等离子体煤液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