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六档重型汽车变速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7928.7 | 申请日: | 2006-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武正河;葛玉珉;原果田;刘荣跃;马明仁;李海峰;陈晓峰;李然;孙国;顾爱东;刘美兰;石宝英;符东江;席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57/04;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 地址: | 037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十六 重型汽车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车变速箱,具体是一种十六档重型汽车变速箱。
背景技术
从国际市场的情况来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良好的公路网及高等级公路后,300马力以上的重型汽车运输多拉快跑,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的优势明显优于低吨位运输车,其成为载重汽车的主流。而国内由于近年来加大运输公路网络建设,同时国民购买力增加,大吨位重型汽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中重低吨位重型汽车低投入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输模式将被以高档大吨位重型车为代表的高投入高效率高利润的运营模式取代。所以国内市场的大吨位载重车增长幅度最大,产品供不应求。而且重型汽车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也正被正被逐步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与大功率发动机相配套的大扭矩、多档箱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总成强制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十六档重型汽车变速箱为三段式结构,包括前副箱、主箱、后副箱,内设传动部分、同步装置、润滑装置、换档控制系统。变速箱后副箱内设行星机构,行星机构太阳轮与主轴固定连接,行星轮通过行星轴装于行星架上,行星架支持于壳体上。筒式三段式卧式结构,一档速比达到16.65,可配超速档,整车匹配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好。后副箱采用行星机构,使载荷均匀分布到五个行星齿轮上,后副箱速比达4.5,不仅使变速箱的长度缩短且大大提高了变速箱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步装置包括双锥同步器,其从外到内由外环、中间环、内环构成,中间环与外环、内环的配合面皆为锥面,中间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凸爪。主箱3、4档及前副箱采用树脂同步器,主箱1、2档及后副箱采用双锥面双面喷钼同步器,使同步器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油道和开有喷淋孔的喷淋管,润滑油道开设于变速箱传动轴内,传动轴外套设配合件的部位开设与润滑油道相通的润滑孔。强制润滑装置使冷却润滑油可分布到变速箱的各个部分,使同步器、轴承及齿轮得到润滑冷却,同时变速箱可外接油冷器,以确保在高温环境下安全使用。变速箱装有滤清器,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使之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档控制系统为电、气控方式,气缸活塞与副箱换档叉轴端部连接,汽缸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与储气筒连接的前气管、后气管,前、后气管上都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与由控制开关控制的控制单元输出端相连。可用于分段式后副箱高/低档切换,也可用于插入式前副箱高/低档切换。可选用电控或全气控操纵前、后副箱气缸,使操纵简单可靠,且可根据主机厂配置要求进行匹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具有结构紧凑、离地间隙大等特点,符合我国法规要求。全部采用锥轴承,提高了变速箱的支承刚度及承载能力。输出法兰采用端面齿结构。中间轴和齿轮采用无键过盈联接,提高了变速箱轴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变速箱的技术参数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控制运算的脉动阵列处理电路
- 下一篇:扭矩引导差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