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液压冲击铲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6059.8 | 申请日: | 200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权;房晓明;刘贺平;孟庆鑫;郭黎斌;侯恕萍;潘东民;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D9/00 | 分类号: | B25D9/00;B25D9/16;B25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2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液压 冲击 | ||
1、一种水下液压冲击铲,包括有一本体,其特征在于:
一液压缸,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中部,该液压缸后部还设置有一氮气室;
一活塞杆,其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内,该活塞杆的活塞紧贴液压缸的内壁,该活塞杆的前杆延伸出液压缸的前部,该活塞杆的后杆延伸出液压缸的后部且插入所述氮气室中;
一油路控制阀,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侧壁上;
一配油阀,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且通过该配油阀连通所述油路控制阀以及液压缸;
一手柄,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后端;
一冲击铲头,其连接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前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控制阀包括有一油路控制阀阀体,该阀体内设置有一进油管路以及回油管路,该阀体内还设置有一可使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断开或者连通的油路控制阀阀芯,该阀芯通过一弹簧压设于油路控制阀阀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控制阀阀芯轴向的一端延伸出油路控制阀阀体,且延伸端连接一油路控制按压手柄,该油路控制按压手柄设置于所述手柄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阀由一个两向四通阀与一个单向阀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一蓄能器,其设置在氮气室的侧面,该蓄能器与液压进油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阀由一个两向四通阀与一个单向阀组合而成;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一蓄能器,其设置在氮气室的侧面,该蓄能器与液压进油管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铲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冲击铲头卡紧装置;所述活塞杆的前杆直径大于后杆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铲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冲击铲头卡紧装置;所述活塞杆的前杆直径大于后杆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铲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冲击铲头卡紧装置;所述活塞杆的前杆直径大于后杆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液压冲击铲,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铲头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冲击铲头卡紧装置;所述活塞杆的前杆直径大于后杆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60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