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12033.6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3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左宗申;张奎;曹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5B27/06;B25B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箱体 轴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压装模具,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将轴承压装在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压装模具。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发动机装配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轴承压装在发动机箱体上,这道工序的实现需要使用压装机和压装模具。现有的压装机和压装模具在压装轴承时,是将所有的轴承同时压装在发动机箱体上。该种一次性压装方式虽然压装效率高,但压装模具的体积庞大,更换费时费力,并且,由于模具压装点较多且呈不均匀分布,多点同时压装,使得要兼顾多个压点的支撑、压装力及压装深度非常困难,产品压装的一致性难以保证,且模具的维护成本较高。
由于上述原因,在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时,人们已开始考虑采用逐点压装的方式,将轴承逐一分别压装在发动机箱体上。该种压装方式虽然使轴承的压装效率有所降低,但对于每一压装点的支撑、压装力及压装深度能够进行较好地控制。而实现逐点压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压装机,和与该压装机相匹配的压装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模具,与相应的压装机配合,在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时,能够对发动机箱体轴承进行逐点压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模具,包括由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和支撑杆组成的模架,支撑杆固定在上、下模板之间,中模板固定在支撑杆上并位于上、下模板之间与上、下模板平行,在上模板上垂直安装有压杆与上模板滑动配合,压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其位于上模板与压杆上端的台阶端头之间,压杆在上模板上的分布位置与发动机箱体上轴承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致。
在中模板上安装有两定位销,两定位销的相对位置与发动机箱体上两定位销孔的相对位置一致,并且当发动机箱体由两定位销定位在中模板上后,应使发动机箱体的轴承孔与上模板上的压杆一一垂直对应;中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与上模板上压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致,且通孔与压杆一一垂直对应;中模板上安装有快速夹或/和转角油缸,当发动机箱体定位在中模板上后,其位于发动机箱体边缘外侧,并可将发动机箱体压住。快速夹或转角油缸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箱体压紧固定在中模板上。
在下模板上安装固定有支承柱,支承柱上端从中模板上的通孔中穿出突出于中模板上表面,其突出高度应使当发动机箱体定位在中模板上后,发动机箱体轴承孔端面正好与支承柱上端面接触。支撑柱用于支撑发动机箱体的拟压装轴承的部位,用其来承受压装机压头的压装力,以减小发动机箱体的受力。
安装固定在下模板上的支承柱为支撑油缸,支撑油缸为现有技术,可保证其活塞杆上端面与发动机箱体轴承孔端面进行准确的接触。
将该压装模具安装固定在压装机上,压装轴承时,将发动机箱体通过中模板上的两定位销定位在中模板上,并用安装在中模板上的快速夹或/和转角油缸将发动机箱体固定在中模板上;将拟压装轴承安放在上模板压杆的下端,启动压装机,压装机上的压头通过逐一压动压装模具的压杆,使压杆克服其上的压缩弹簧力向下运行,从而依次逐个将轴承分别压装在发动机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装模具结构简单,体积及重量较现有一次性压装模具小,并且运行可靠,其与相应的压装机配合,在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时,能够对发动机箱体轴承实施逐个分别压装,产品压装的一致较好。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模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压装模具在去掉上模板后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摩托车发动机箱体轴承压装模具包括由上模板4、中模板2、下模板1和四根支撑杆3组成的模架,支撑杆3固定在上、下模板4、1之间,中模板2固定在支撑杆3上并位于上、下模板4、1之间与上、下模板4、1平行,在上模板4上垂直安装有五根压杆6与上模板4滑动配合(拟压装轴承的发动机箱体上有五个轴承安装孔),压杆6上套装有压缩弹簧7,其位于上模板4与压杆6上端的台阶端头5之间,压杆6在上模板4上的分布位置与发动机箱体上轴承孔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20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机装模高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混浆槽及扩散槽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