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变速器电控电动换档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11974.8 | 申请日: | 2006-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军;秦大同;叶明;孙冬野;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F16H63/4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郭吉安 |
| 地址: | 400044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变速器 电动 换档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电控电动换档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电动选换档执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档执行机构主要采用电控液压和电控电动两种驱动方式。其中电控液压执行机构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但液压系统由液压泵、电磁阀组、执行油缸、蓄能器、油箱及管路等组成,存在系统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安装维护要求高、工作性能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液压油泄漏污染环境等缺点。电控电动执行机构通常用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直接用车上电源供电,不需要单独的动力源,具有控制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但由于电机输出转矩小转速高,往往需要与减速机构配合使用,因此电控电动执行机构的体积较大,不便于在变速器上布置,给将手动变速车辆尤其是空间较小的轿车改为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带来了困难。在现有电控电动换档执行机构技术方案中,如ZL00236998.2《车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系统的执行机构》采用步进电机作动力源,通过绳轮或链轮驱动选换档机构,其占据空间大,结构布置困难,快速性差,难以满足选换档速度要求。有些则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CN1851294A《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档执行机构》,其选档机构和换档机构均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由于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加之机构的惯性作用,选换档过程中很难保证每次摘档和选档结束后均达到预定的空档位置,换档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挂不进档的现象。如附图5所示,例如从2档换3档时,首先换档执行机构动作使换档轴退出2档,回到1-2档空档位置,然后选档执行机构才能动作,否则选档执行机构将无法运动。同样选档动作完成后换档轴必须停在3-4档的空档位置,否则换档执行机构将不能运动。又如ZL96109261.0《电驱动滑动机构的控制》采用丝杆螺母减速机构,由于丝杆螺母机构的自锁特性,同样难以保证每次摘档和选档动作结束后准确停在预定的空档位置,造成换档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由电磁铁和电机联合驱动的选换档执行机构,实现自动换档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选档时间短、换档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变速器电控电动换档控制装置,由选档机构、换档机构和档位检测机构组成。选档执行机构包括换档轴、下铁芯、连接螺杆、下线圈、电磁铁下壳体、衔铁、电磁铁上壳体、上线圈、上铁芯。下铁芯与换档轴连接,并可相对转动。通过穿过衔铁中心孔的连接螺杆将下铁芯与上铁芯连为一体。电磁铁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安装有线圈,通过衔铁上的螺纹将电磁铁下壳体和上壳体连为一整体,并用内六角螺钉将其固定在支座上。铁芯在线圈中心孔内可上下运动,带动换档轴上下运动完成选档动作。换档执行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安装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齿轮啮合的扇形齿滑套。扇形齿滑套内孔有键槽,与换档轴之间为滑动配合,换档轴上安装有平键,在平键的限制下换档轴可在扇形齿滑套内孔中上下运动,并与滑套一起转动。扇形齿滑套安装在支座圆筒形部分的内孔内,其外圆柱面与支座内孔为间隙配合。档位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扇形齿下部的永磁铁、安装在支座上的线性霍尔元件和固定在电磁铁上壳体顶部的两只微动开关。控制器通过两只微动开关的通断状态和线性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判断选档动作和换档动作是否到位,构成反馈控制,并对当前档位进行识别。在电磁铁上壳体顶部安装有防尘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1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棉无纺布涂层染色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电梯安全锁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