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精炼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08311.0 | 申请日: | 200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8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士;王永如;方友良;朱新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9/00 | 分类号: | C22B9/00;C22B15/14;F27B19/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503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精炼炉 | ||
1、一种节能环保精炼炉,包括有反射炉(1)、重油燃烧器(5)及排放烟气的烟道(11),在反射炉(1)上设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所述烟道(11)设置于反射炉(1)的上部,所述重油燃烧器(5)设置于反射炉(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炉(1)与熔化竖炉(2)相组合,且反射炉(1)的进料口(13)与熔化竖炉(2)的出料口(25)相连通,而熔化竖炉(2)的进料口(24)位于熔化竖炉(2)的上端,并在熔化竖炉进料口(24)上设置有开启和封闭的装置,在熔化竖炉(2)上亦设置有重油燃烧器(5),且置于反射炉(1)上部的烟道(11)与熔化竖炉(2)的炉腔(22)相连通,在位于炉腔(22)的上部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烟道出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炉(1)为两个,该两个反射炉(1)分布于熔化竖炉(2)的两边而相互组合成一体,且反射炉(1)的进料口(13)分别与熔化竖炉(2)的出料口(25)相连通,在反射炉进料口(13)与熔化竖炉出料口(25)连通处分别设置有开通和封闭的装置(23),而各自位于反射炉(1)上部的烟道(11)分别与熔化竖炉(2)的炉腔(22)相连通,且在各自的烟道(11)连通处设有能关闭和开启烟道(11)的烟道闸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炉进料口(13)与熔化竖炉出料口(25)连通处的开通和封闭的装置(23)为耐火连通管(23b),该耐火连通管(23b)一端与反射炉(1)的进料口(13)相连通,而其另一端与熔化竖炉出料口(25)相连通,在耐火连通管(23b)上部设有可以使耐火泥填入耐火连通管腔(23c)中的开口,并在开口处可开启式地盖置有连通管盖(23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节能环保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竖炉(2)上的烟道出口(21)通过管道(71)与设置于熔化竖炉(2)外界的除尘器装置(7)相连接,且在烟道出口(21)处设置有烟气温度测量器(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环保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装置(7)为布袋式除尘器,该布袋式除尘器与引风机(8)相连通,而引风机(8)与烟囱(9)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节能环保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竖炉(2)其进料口(24)上设置有开启和封闭装置为液压抽板式密闭锁气受料斗,包括有料斗(6)、料斗盖板(61)、液压缸二(62)、液压缸一(63)和料斗抽板(64),所述料斗(6)固定于熔化竖炉(2)的进料口(24)上,料斗盖板(61)通过转轴(60)可转动地与料斗(6)相连接而盖置于料斗(6)的进料口上,且料斗盖板(61)的后部与液压缸二(62)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所述料斗抽板(64)为移动式插置于料斗(6)的底部,且料斗抽板(64)的一端与可带动料斗抽板(64)抽开和闭合料斗(6)底部的液压缸一(63)活塞杆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环保精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竖炉(2)其上还适配有爬式加料机,该爬式加料机与料斗(6)相对应地设置在一起,所述爬式加料机包括有加料斗(4)、导轨(41)、牵引钢索(42)和动力电机,所述导轨(41)斜向固定于熔化竖炉(2)一侧的架体(3)上,导轨(41)的上端位于料斗(6)的上方,导轨(41)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加料斗(4)与牵引钢索(42)相连接,牵引钢索(42)通过滑轮(43)与动力电机相连接,所述加料斗(4)通过牵引钢索(42)可沿导轨(41)上下滑动地置于导轨(41)上,且加料斗(4)可将物料倒入料斗(6)中而与料斗(6)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方法
- 下一篇:用于管理客户访问的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