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三轮车携带式气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7168.3 | 申请日: | 200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富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邱顺富 |
地址: | 32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三轮车 携带式 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气筒,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三轮车携带式气筒。
技术背景: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打气筒一般为单管打气筒,其压力值较小,使用费力;后来又出现了双管高压打气筒,其提高了气筒的压力值,使用省力,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两管分置,手柄固定垂直于气筒,体积较大,并且整体重量重,使得不便携带或不便装置于车上。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94205488.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高压充气筒,其手柄与可卸式连杆相连,该连杆又与打气筒的活塞柄相连,其底部互相连通,打气筒底部装有反向截止阀可防止气流反流,储气筒内柱塞上端有排气孔,打气筒另一端用螺纹固定一钢卡,踏板一端有扣环插在钢卡内,踏板表面有钢锉刀,可用于补胎,储气筒上端以高压胶管与组合打气嘴相连。但其双管分置,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及安装于车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气筒压力小,体积大,重量重,不便携带和装置于车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将进气腔和高压出气腔融为一体的单管,高压,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安装于车上的改良型气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三轮车携带式气筒,包括气筒本体,位于气筒中的气塞,气塞上连接有气塞连杆,在气筒底部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有钳形进气头;所述气筒为连体立式高压气筒,气筒内部分为进气腔和高压出气腔两部分,在气筒外部上下两端处设有活动固定环,在下端的活动固定环上连接有一加力管固定架,气塞连杆上设有一可卸式加力管,加力管卸下时套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活动固定环为一长铁片,两端的扣环通过锤打或冲压形成,所述加力管固定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活动固定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筒下端设有一分隔器将气筒分为进气腔和高压出气腔上下两部分。所述分隔器在进气端底部,两个腔体之间通过螺纹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高压出气腔内分隔器面上装有一钩型进气管,将进气腔和高压出气腔相通,所述钩型进气管端部连接有一杯型气塞。杯型气塞可以为塑料或金属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杯型气塞为一中间有通孔的圆柱体,通孔内卡有一圆珠。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活动固定环上设有多用螺丝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加力管上端处连接有一螺纹孔,通过一手动松紧螺栓将螺纹孔与上端活动固定环上的多用螺丝槽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气塞连杆上端部设有一螺纹孔,在打气时,通过手动松紧螺栓将气塞连杆上的螺纹孔和加力管上的螺纹孔相连接,使加力管固定在气塞连杆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气管长1.5m-2m。出气管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力管一端设有一防撞垫。防撞垫通过螺丝固定在加力管上。所述防撞垫可以为塑胶或其他有弹性类物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筒卸下加力管后,气筒上套有一防水袋。所述防水袋由防水布之类材料所制,防水袋下端设有粘贴条,可以将防水袋牢牢扎住气筒上端,防止水流入气筒腔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管将进气腔和高压出气腔融为一体,既减小了体积,又提高了气筒的压力值,且采用可卸式加力管,使得气筒更加容易携带和安置于车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工作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三轮车携带式气筒包含有气筒15本体、可卸式加力管2、活动固定环6、防水袋16、加力管固定架14和出气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富,未经陈庆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7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