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6453.3 | 申请日: | 2006-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7/00 | 分类号: | B62D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倾角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民用汽车采用的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主要考虑是改进车辆的轮胎附着力、转向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但赛车主要是考虑轮胎抓地力和转向稳定性,对于驾驶的舒适性考虑的不多,还有因为赛车和民用车的车体结构不同,所采用的调整机构肯定不同。
原有采用的是车轮定位和车辆高度调节装置(专利号:200510124336.X),其主要是通过主动地调节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则相应于驾驶条件,可改进车辆的轮胎的附着力、转向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调节精度不高,调节不便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赛车上的调节精度高,调节方便的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重量重,强度不够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赛车上的重量轻,强度高的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并在于所述的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设置于轮胎和车身之间,其上的调整装置设置于轮胎上,车身支架设置于车身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整装置上设有前摆臂和转向横拉杆,转向横拉杆与调整装置之间设有调整螺母;所述的车身支架上设有前摆臂,前摆臂与车身支架之间设有调整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整装置上设有后摆臂,后摆臂与调整装置之间设有调整螺母;所述的车身支架上设有后摆臂,后摆臂与车身支架之间设有调整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的摆臂呈三角形,其中一角设置于调整装置上,构成该角的两边设置于车身支架上,该角所对应的边为可调整边,其由两个管件组成,两个管件相嵌。
作为优选,所述的摆臂呈“Z”字形,其中摆臂的两个杆件分别设置于调整装置和车身支架上,“Z”字后摆臂中间的杆件设置于分别设置于调整装置和车身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Z”字后摆臂设置于车身支架上的杆件,其所成的角大于设置于调整装置上杆件所成的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整装置由支架与调整垫片组成,支架呈由矩形和三角形组成,三角形和矩形一体,两者短边相连接,调整垫片设置于轮胎的轮毂上,支架一边与之相靠,其三角部分的角和边上设有转向横拉杆和三角前摆臂的连接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整装置由支架和调整垫片组成,支架呈菱形不规则形,调整垫片设置于轮胎的轮毂上,支架之间的一边与之相靠,其两个角上分别设有“Z”字后摆臂连接处。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布置紧凑,重量轻,专用性强等特点,尤其是为F3赛车提供了一种调节精度高,调节方便的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赛车上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四轮定位倾角调整机构分为前后两种,前定位倾角调整机构由三角前摆臂3、调整垫片8、支架6、转向横拉杆2及调整螺母5等组成,其中支架呈矩形和三角形的组合体,其矩形一边与调整垫片相连接,调整垫片安装在轮胎的轮毂上,支架的三角部分的一个角上安装有转向横拉杆,支架的矩形部分的一个角上安装有三角前摆臂,在车身9上设有支架,三角前摆臂通过调整螺母安装在支架上,其中在靠近车身的杆件不是一个整体,其为一杆件嵌入另一杆件中,这是为了调整调整垫片的厚度和调整螺母的伸缩量时,该处可以自动调整;后定位倾角调整机构由“Z”字后摆臂4、调整垫片、支架和调整螺母等组成,其中支架呈不规则菱形,其中菱形的一边与调整垫片相连接,调整垫片也安装在轮胎的轮毂上,相对应边上两个角上安装有“Z”后摆臂的折角和杆件,其中杆件与支架之间是通过调整螺母相连接的,在车身上还是设有支架,其上安有“Z”字后摆臂的折角和杆件。
通过调整调整垫片厚度和调整螺母伸缩量,可以调整轮胎的倾角和轮胎与车身的距离,这样就可以改变轮胎抓地力和转向稳定性,对于提高赛车的性能具有很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6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片式和频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天然植物提取物层的卫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