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的线束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8124.8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屈晨竹;李慧强;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08 | 分类号: | F02D9/08;F02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动机 节气 模块 中的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节气门模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的线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步进电机10与PCB板(印刷线路板)20之间的线束30通过焊接直接相连,一般在步进电机上设有焊接柱11,在PCB板20的正面焊接,但是这种结构容易受振动影响,导致线束30在PCB板20上的焊点撕裂脱落。另外,在发生振动时,焊接柱11上的焊点由于线束30的晃动比较大,也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的线束固定结构,它可以避免线束在印刷线路板上的焊点因振动脱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的线束固定结构,所述线束是指发动机节气门模块中的步进电机与PCB板之间线束,其一端焊接在步进电机上,另一端焊接在PCB板上,其中,在PCB板上靠近步进电机一侧设有供所述线束穿过PCB板的线槽,所述线束焊接在PCB板的背面。
它还包括,在靠近步进电机且所述线束经过的内腔壳体对应位置上设有线槽。
因为本实用新型将线束焊接在PCB板的背面,并且在PCB板上设有供线束穿过的线槽,这样线束会比原来的线束增长,并且线槽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在发生振动时,焊点受到的影响减小,进而起到了保护焊点,防止其脱落的效果。另外,在靠近步进电机且线束经过的内腔壳体对应位置上设有线槽,这样也可以防止线束摆动,进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的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腔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它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在发动机节气门模块1中包括步进电机2和PCB板3以及连接二者的线束5。在PCB板3上铣一条可以通过线束5的线槽4,而在内腔壳体6上线束5经过的位置设置有线槽7。另外在步进电机2上设有焊接柱8。
如图3、4所示,它们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和内腔结构示意图。在附图2、3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PCB板3上线槽4以及内腔壳体6上的线槽7。
在安装时,线束5的一端焊接在步进电机2上的焊接柱8上,然后穿过开口线槽7,接下来在穿过位于PCB板3上的线槽4,最后将线束5的另一端焊接在PCB板3的背面。
当发生振动时,由于线槽4和线槽7的双重缓冲作用,这样对线束5的焊点可以起到避振作用。其中线槽4可以对PCB板3上的焊点进行保护,而线槽7可以防止线束5左右摆动,进而对焊接柱8上的焊点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8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