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735.0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7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小型 气体 发动 机电 调节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控自动调节空气与燃气混合比的混合气形成装置,可作为发电机组等设备上的动力,属于气体混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开发、生产制造的通用小型发动机几乎都采用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机型,在世界性石油资源严重短缺的环境下,各国政府都积极提倡和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燃气发动机的设计、开发与广泛应用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我国加入WTO以后,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气体资源极为丰富,对气体发动机的需求量很大,必将加速小型发动机的发展。研制气体发动机的关键就是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形成装置,即气体混合器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控制燃气,精确实现空气与燃气混合的最佳空燃比,满足发动机全工况内空气与燃气理想配比、转速波动小、供气量精确、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易于制造、使用方便的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由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电控装置、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燃气压力控制装置组成,电控装置的步进电机置于空气与燃气混合装置的上方,和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的节气门连接,空气与燃气混合装置的燃气进气管与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的燃气通道连接,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一侧的混合气出口与发动机缸体进气口相连接,另一侧设有空气进气口,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的燃气通道与燃气压力控制装置的稳压管连接,燃气压力控制装置的燃气进气嘴与外界燃气气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发动机全工况内空气与燃气配比理想,发动机转速稳定,并精确供给燃气量,采用了空气与燃气混合气形成装置及电控调节装置;为防止燃气泄漏,采用了一套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为了适用不同成份,不同压力的气源,采用了一套燃气压力控制装置,经过燃气压力控制装置,燃气进入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此装置在发动机工作时为开启状态,发动机停止工作时为关闭状态。燃气被吸入喉管处可与被吸入的空气形成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满足发动机的使用。电控调节装置中的步进电机所需的电信号由控制器提供,控制器可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后再提供给外部用电器,根据外部用电器对发电机输出功率的需求大小,控制器把电信号反馈给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的转动带动节气门系统动作来调节混合气供给量大小,使发动机在理想空燃比下转速稳定,保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用电器的功率大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发动机在全工况内空气与燃气配比理想,供气量精确、发动机转速稳定、成本适中、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适用于多种燃气类型和不同气源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的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与燃气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节气门喉管与进气管喷孔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4为节气门喉管与进气管喷孔部分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5为节气门喉管与进气管喷孔全部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7为电控装置示意图;
图8为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10为燃气压力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通用小型气体发动机电控调节式气体混合器由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31、电控装置32、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33、燃气压力控制装置34组成,电控装置32的步进电机35安装在空气与燃气混合装置31的上方,和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31的节气门3连接,空气与燃气混合装置31的燃气进气管7与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33的燃气通道12连接,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装置31一侧的混合气出口8与发动机缸体进气口相连接,另一侧设有空气进气口2,启动及安全停气装置33的燃气通道12与燃气压力控制装置34的稳压管28连接,燃气压力控制装置34的燃气进气嘴29与外界燃气气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松香、橡胶割胶机
- 下一篇: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