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径为105毫米的多缸柴油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11628.2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7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怀庆 |
主分类号: | F02D15/00 | 分类号: | F02D15/00;F02F1/16;F02F1/14;F02B75/2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宫克礼 |
地址: | 261061山东省潍坊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5 毫米 柴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缸柴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内燃机行业广泛采用扩大气缸直径和增加活塞行程的办法来提高柴油机功率,增加柴油机功率覆盖面。但因为原有柴油机机体结构和缸套形式上的限制,柴油机的气缸直径和活塞行程在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就达到了极限,否则就要对柴油机总体布置和加工工艺进行很大的改动才能实现。
495柴油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优良的性能使该机型长盛不衰;但其缺点是功率较低,机型单一,使用范围较窄。由于早期的设计没有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和先进的试验手段,造成495柴油机运行安全参数的冗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缸径为95毫米的多缸柴油机的基础上通过扩大缸径来提高柴油机功率、降低制造使用成本、且使用可靠稳定的缸径为105毫米的多缸柴油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缸径为105毫米的多缸柴油机,包括气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体缸孔内的内径为105mm的湿式气缸套,安装在所述湿式气缸套内的活塞,安装在所述气缸体内的曲轴和连杆,安装在所述气缸体上部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和所述气缸体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二者的缸盖螺栓,所述气缸套中心距为124±1mm,气缸行程为115±6mm,所述湿式气缸套的壁厚为5.0mm-6.0mm;所述气缸体上的上腰带的下沿和下腰带的上沿的高度为125mm-140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湿式气缸套的外壁上设有增大冷却水流通面积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所述气缸体的所述上腰带的下方。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气缸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气缸体的冷却水进水口通道为相对于气缸套的切向进水口通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气缸体上连接缸盖螺栓的螺纹孔的螺纹起始部在水平位置上位于气缸套翻边部的下方。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径为105毫米的多缸柴油机,包括气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体缸孔内的内径为105mm的湿式气缸套,安装在所述湿式气缸套内的活塞,安装在所述气缸体内的曲轴和连杆,安装在所述气缸体上部的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和所述气缸体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二者的缸盖螺栓,所述气缸套中心距为124±1mm,气缸行程为115±6mm,所述湿式气缸套的壁厚为5.0mm-6.0mm;所述气缸体上的上腰带的下沿和下腰带的上沿的高度为125mm-140mm;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柴油机的排量,提高了柴油机的功率;改善了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是柴油机的功率指标有一定提高,在几乎不增加柴油机重量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了柴油机的功率,使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节材节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缸盖螺栓与气缸体连接处螺栓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缸套环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却水进水口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缸径为105毫米的多缸柴油机,包括气缸体1,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体1缸孔内的内径为105mm的湿式气缸套2,安装在所述湿式气缸套2内的活塞3,安装在所述气缸体1内的曲轴4和连杆5,安装在所述气缸体1上部的气缸盖(作为公知技术,图中未示出),所述气缸盖和所述气缸体之间设有固定连接二者的缸盖螺栓(图中未示出),所述气缸套中心距为124±1mm,气缸行程为115mm,当然也可以采用110mm或120mm,所述湿式气缸套2的壁厚A为5.0mm-6.0mm,本实施例中壁厚A采用5.5mm,该厚度可保证气缸体和气缸套之间具有足够的冷却水流通间隙,而且缸套具有持续工作的强度;所述气缸体1上的上腰带11的下沿和下腰带12的上沿的高度B为125mm-140mm,本实施例中高度B为134mm,该高度可保证本实施例在110mm、115mm、120mm三种行程下,活塞上止点位置的头道活塞环位于冷却水腔内,活塞下止点位置除头道活塞环外,第二活塞环也位于冷却水腔内,因此气缸套能获得较好的冷却,并因此提高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湿式气缸套2的外壁上设有增大冷却水流通面积的环形凹槽21,所述环形凹槽21位于所述气缸体1的所述上腰带11的下方,本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水进水通道的流通通道面积,使气缸套和活塞在上止点位置获得较好的冷却,进一步提高柴油机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怀庆,未经李怀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11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补偿可控波相差复合微变形镜
- 下一篇:坐位气囊的自动充放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