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09750.6 | 申请日: | 2006-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世辉;杜光林;冯自平;张晓兰;黄冲;崔昌学;宋强;耿焱;李莉;张立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5/02;F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发动机 尾气 消声 余热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壳体,该外壳体由上盖(1)、下盖(10)和筒体(9)构成;
一尾气通道,该尾气通道由隔层(5)与所述上盖(1)、隔层与隔层之间或者隔层(5)与所述下盖(10)构成;
一冷却水通道,该冷却水通道由所述上盖(1)、热交换管(8)和所述下盖(10)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尾气进口管(3),其位于所述尾气通道顶端,焊接于所述筒体(9)壁上;
一尾气出口管(7),其位于所述尾气通道底端,穿透并焊接于所述下盖(10)上;
一冷却水进口管(6),其焊接于所述下盖(10)外壁;
一冷却水出口管(4),其焊接于所述上盖(1)外壁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排空管(2),其焊接于所述上盖(1)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排空管(2),其焊接于所述上盖(1)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下盖(10)和筒体(9)为中空结构,且该筒体(9)夹有保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5)上开有多个小孔,且各隔层之间小孔位置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5)覆盖有吸音层。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消声和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8)为中空结构,其穿过所述隔层(5)并焊接于所述上盖(1)和所述下盖(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097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