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有轮制动装置的多档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73289.2 | 申请日: | 200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大河内浩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B62M11/16 | 分类号: | B62M11/16;B62L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原绍辉;谭祐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有 制动 装置 轮毂 | ||
1.用于配有倒闸机构的多档轮毂的传动机构,其用于自行车, 包括: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和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它 们能够彼此耦合;
制动机构(8),设置成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相对立;
离合器机构,它在输出侧能够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相耦联, 并适于与所选档位相关地传递和继续传送一个由骑车人沿驱动方向 所施加的驱动力矩,或者与所选择的档位无关地经过线路P1传递一 个由骑车人沿制动方向所施加的制动力矩,并将其继续传送到制动机 构(8),从而使产生的制动效应与所选择的档位无关地基本上是相 同的;
其中所述离合器机构包括具有驱动侧齿环(9)的环形齿轮(10), 它适于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的一个行星齿轮(52)相啮合,并 具有一个输出侧的在轴向上偏置的齿环机构(11a,11b);
其中所述离合器机构包括一个耦合元件(60),该耦合元件能够 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处于有效连接,并在驱动侧具有一个第一 齿环(12a)和一个第二齿环(12b),其中所述第一齿环(12a)适 合于与环形齿轮(10)的齿环机构(11a,11b)的一个第一齿环(11a) 相啮合;
其中所述离合器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的一个行星齿 轮托架(4a,4b)的一个输出侧的部分(4b),该部分利用至少一个 驱动棘爪(DP)和至少一个制动棘爪(BP)有选择地与耦合元件(60) 的第二齿环(12b)处于力矩传递连接;
其中所述线路P1从驱动部分引向所述行星齿轮托架(4a,4b) 的输出侧的部分(4b),并从该处经过离合器(19)引向耦合元件(6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驱动棘爪 (DP)和所述至少一个制动棘爪(BP)彼此逆向地位于第一行星齿 轮机构(4)的行星齿轮托架(4a,4b)的输出侧的部分(4b)上的相 应外围的凹穴中,并且沿径向向耦合元件的第二齿环(12b)张紧。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4)的行星齿轮托架(4a,4b)的输出侧的部分(4b)利用一个环 形弹簧(40)与环形齿轮(10)沿圆周方向处于有效连接。
4.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 行星齿轮机构(4)的行星齿轮托架(4a,4b)的驱动侧的部分(4a) 适于作为驱动部分(2)起作用。
5.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环形 齿轮(10)的齿环机构(11a,11b)的第一齿环(11a)的凹穴(30) 沿圆周方向大于耦合元件(60)的第一齿环(12a)的啮合到那些凹 穴(30)中的突出部(31),从而获得一个间隙(d1)。
6.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环形 齿轮(10)适合于根据旋转方向与耦合元件(60)相对地定位。
7.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环形齿 轮(10)的齿环机构(11a,11b)的第二齿环(11b)包括突出部(45), 这些突出部适合于将所述至少一个制动棘爪(BP)去激励,并且是 如此设置、配合和能够定位的,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制动棘爪(BP) 在驱动力矩传递经过线路P2时不致与耦合元件(60)的第二齿环 (12b)处于力矩传递连接;其中在制动力矩传递过程中所述至少一 个制动棘爪(BP)是能够与耦合元件(60)的第二齿环(12b)啮合 的;其中所述线路P2从所述驱动部分引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 (4),并在包括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的情况下引向环形齿 轮(10),并由此引向所述耦合元件(60)。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用于所述至少一个 制动棘爪(BP)去激励的突出部(45)是如此设置、配合的和能够 定位的,使得在经过线路P1进行驱动力矩传递或制动力矩传递时, 所述至少一个驱动棘爪(DP)和所述至少一个制动棘爪(BP)能够 与耦合元件(60)的第二齿环(12b)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732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水蒜泥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具有视线跟踪功能的增强现实自然交互式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