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总蟾毒内酯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167378.6 申请日: 2006-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1209264A 公开(公告)日: 2008-07-02
发明(设计)人: 吴宗好 申请(专利权)人: 吴宗好
主分类号: A61K35/56 分类号: A61K35/56;A61K31/58;A61K9/08;A61K9/10;A61K9/16;A61K9/19;A61K9/20;A61K9/48;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
地址: 230088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669号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肿瘤 作用 总蟾毒 内酯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提取物,尤其涉及一种从干蟾皮中提取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总蟾毒内酯(蟾毒配基类、蟾蜍毒素类)提取物以及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总蟾毒内酯提取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研究开发有效的抗癌药物,是世界药物研究者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在抗癌新药的研究开发领域,寻找能将肿瘤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肿瘤转移,是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同时也是临床上最迫切需要的抗肿瘤药物。

总蟾毒内酯冻干粉针的主要成分脂溶性化合物是中药干蟾皮的主要药效成分。总蟾毒内酯系由传统药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bufo melantictusos Schneider)阴干全皮为主要原料提取的脂溶性化合物。蟾皮,始载于《本经逢源》,又名虾蟆皮。全国各地均产,鲜用或干用。蟾蜍之名首载于《名医别录》,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载有“虾蟆”的性味与主治。《本草蒙荃》:“味辛、气凉、微毒”,《本草再新》:“入心、肝、脾、肾四经”。古今验方广泛应用蟾蜍、蟾酥拔毒消肿、定痛杀虫、强心利尿。在我国有长期内服或外敷蟾蜍、蟾酥制剂治疗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历史,发现含有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蟾毒它灵、日蟾毒它灵-3-半辛二酸酯、蟾蜍灵3-丁二酰精氨酸酯、华蟾毒精3-丁二酰精氨酸酯等混合物的总蟾毒内酯不但在动物实验上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而且还能将肿瘤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肿瘤转移等作用。

现有从干蟾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水直接提取,然后醇沉两次,再制成成品。经检测,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及微量的蟾毒内酯类成分,且两类成分纯度极低;另一种是采用乙醇提取,提取物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30~50%乙醇洗脱,回收乙醇,干燥,再制成成品。醇提取物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30%以上;蟾毒内酯类成分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含量分别为0.02%和0.014%。根据现有的研究文献(①赵建斌等:华蟾毒精抗癌作用的体外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6):1504-1507。②黄应申等:脂蟾毒配基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0):1141-1145。③徐瑞成等:蟾蜍灵诱导人白血病H L 60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59-61。④赵明芳等:蟾蜍毒素对S 180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山西医药杂志2006;35(3):189-193。⑤Inada A蟾蜍二烯羟酸内酯抗促癌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0;22(4):233-234):干蟾皮制剂(如华蟾素注射液、华蟾素片、华蟾素口服液等)抗肿瘤有效成分应为总蟾毒内酯。

目前尚未有生物碱类成分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蟾皮的水溶性成分吲哚类生物碱具有调节免疫,抑制HBV、DNA的复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改善鸭肝的病理变化。临床用于治疗人病毒性乙型肝炎。据文献[龚爱平、刘金秀等:华蟾素的不良反应(附201例临床观察).徐州医学院学报,1998;18(5):418-420]报道:蟾皮的水溶性注射剂——华蟾素注射液(主要含水溶性、吲哚类生物碱,如5-羟色胺、蟾蜍色胺、蟾蜍特尼、蟾蜍硫黄等及极微量的蟾毒内酯类成分)其临床不良反应率高达43.28%,作者认为临床上出现的心律失常、局部静脉刺激反应、皮肤反应、哮喘、超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均为蟾皮的水溶性吲哚类生物碱(5-羟色胺衍生物)成分的药理作用所致。

由此可见,上述专利方法提取的大部分为生物碱类成分,而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蜍灵等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蟾毒内酯类成分损失殆尽,且这些方法工艺过于简单,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制剂稳定性差,质控指标低,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严重且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从干蟾皮中的提取高纯度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总蟾毒内酯提取物(有效部位)。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宗好,未经吴宗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7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