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雾生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66439.7 | 申请日: | 200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陆;张天恩;岑明贵;张亚东;王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05B7/26;B23Q11/12;B01F5/20;F16N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雾生成装置,供给气体和液体在容器内生成气雾,通过输送流道输送该生成的气雾,并向目标物体喷雾,特别涉及用于生成冷却和润滑机床加工中心、车床等工作机械的工具或被加工物体的气雾。
【背景技术】
气雾(气体中含有的液体微粒)在例如医学领域中的吸入器、日常生活领域的加湿器、洗涤或涂料剂等各种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气雾还用于工作机械的工具或被加工物体的冷却和润滑。
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工具(例如铣刀)在高速切削被加工物体时,由于彼此之间较大的摩擦力作用,常常产生大量的热。因此,有必要使用冷却润滑剂来减小这些部件间的摩擦,并同时冷却切削过程中产生的高温。
传统的冷却润滑方式是在加工时向加工点喷射较多量冷却润滑剂(又称切削液)。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当切削速度愈高时,添加大量冷却润滑剂会造成切屑过度卷曲,使得最高温度接近刀尖,对刀具寿命会有不利影响;若是在如铣削类的周期性间断切削加工过程中,大量的冷却润滑剂会使刀具承受较大的热应力变化,较易造成热裂痕的情形;另一方面,过剩供给的冷却润滑剂在机床周围飞散,使作业环境恶化并造成污染,而且需要复杂且高成本的方法处理过剩的冷却润滑剂。
为了解决上述切削缺点且兼顾环保要求,微量润滑(MinimumQuantity Lubrication,简称为MQL)方式应运而生,其冷却润滑方式是将空气与微量润滑油混合后,再由自动控制喷嘴将混合后的油气以高压雾化方式喷到切削点。
例如,2004年9月1日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524626A号揭示了采用微量润滑方式的传统气雾生成装置,其包括接受来自气体供给源20的气体和容器1内液体2的供给后生成气雾并喷射到容器1内的喷射器11、将容器1内的气雾从容器1导出的导管9、与导管9连通的运载气体喷出口8,以及在从气体供给源20向喷射器11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通路上设置的第一减压阀22,及在从气体供给源20向运载气体喷出口8供给运载气体的运载气体供给通路上设置的第二减压阀28。通过调节第一减压阀22来控制自气体供给源20向喷射器11供给气体的二次侧压力,而第二减压阀28(可采用定比减压阀或定差减压阀)控制第一减压阀22的二次侧压力,使二次侧压力自动调节并减压到一定比例的压力,这样不需要对运载气体喷出口的运载气体供给压力进行复杂调节,并提高其使用方便性。
然而,在冷却润滑剂与加压空气雾化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粒径较大的气雾并藉运载气体喷射到刀具上,一方面,粒径不同的气雾喷射时,造成刀具表面受力不均,易损害刀具;另一方面,粒径较大的气雾大量喷射后,久之,亦会污染加工环境。在第CN 1524626A号中,其采用在喷射器11出口13下方设置圆锥形偏转体14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首先,粒径较大的气雾与偏转体14具有阶差结构的表面碰撞后附着其上,后续自喷射器11喷射的气雾流,在具有阶差结构的偏转体14的表面高速流动并粉碎粒径较大的气雾,使之形成粒径微小的气雾。
但是,一方面,由于偏转体14圆锥面的表面积限制,自液体供给通路7吸引到喷射器11的粒径较大油液无法全部在偏转体14阶差结构表面受到冲击并粉碎成粒径微小的气雾,另一方面,附着偏转体上粒径较大的气雾在一次冲击并粉碎后,仍有可能粒径较大并被直接输送至导管9后喷射出。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气雾生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可对雾化器生成的气雾进行二次雾化,使粒径较大气雾粉碎并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生成装置,该气雾生成装置盛装油液的容器内设置有雾化室,使气雾在喷射至加工物体前良好雾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雾生成装置,包括用以盛装油液的容器,所述容器设置有雾化室;安装于容器上并与雾化室相通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及第二进气孔,自气体供给源输入的气体及容器内提供的油液经由第一进气孔输入雾化器后生成气雾,自气体供给源输入的气体输入第二进气孔后对所述气雾进行第二次雾化;将所述容器内的气雾从所述容器导出的导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气雾生成装置一方面通过设置在第一进气孔附近的第二进气孔直接喷射气体于气雾内,有利于粒径较大气雾粉碎并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设置的两支路,可以分别调节运载气体流速及油量气体流速,有利于不同环境中不同浓度气雾需求的调节;再,雾化室的设置,有利于气雾在较小空间的浓度均匀和完全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6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端部活动头部活动双杆部手绘笔鼠标
- 下一篇:生物高能臭氧液体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