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64575.2 | 申请日: | 200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F16H19/04;F16H55/26;F16H5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可变 齿条 行程 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基于2006年11月3日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06-0108194的韩国专利申请,并要求其优先权,在此结合其全部公开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该系统可以多级改变齿条行程。
背景技术
通常,可变齿条行程系统(VRS;variable rack stroke system)在车辆转弯时可变地调整转向半径,以便于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具体地,当方向盘被打满,也就是车辆调头时,可变齿条行程系统可以使车辆以较小的回转半径(曲率半径)而转弯。因此,可变齿条行程系统是很有用的。
上述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在对车辆进行转向的时候控制齿条的行程,以便适当地调整轮胎的最大转弯角度。
即可变齿条行程系统是用于考虑轮胎上是否设置防滑链,而改变齿条的操纵行程的装置,并且考虑轮胎上是否安装防滑链,而在车体的车轮罩和轮胎之间的空间处留出安装防滑链或不安装防滑链所用的空间。
然而,在常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中可以考虑安装一种类型的防滑链的空间。因此,就有一个问题,当多种类型的防滑链,即具有各种如厚度等的安装在轮胎上时,齿条行程就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即,存在如下问题。在设计可变齿条行程系统的时候,齿条行程限于具有预定厚度的防滑链。因此,当厚度小于用于标准设计的防滑链的厚度的防滑链设置在轮胎上时,尽管在车轮罩和轮胎之间还有空间,齿条行程也不得不受到限制。
此外,由于齿条行程限于一种类型的防滑链,在设计中防滑链的选择就仅限于标准的防滑链。因此,采购的范围必然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轮胎上设置的防滑链的规格而对齿条行程进行多级调节。因此,当轮胎使用不同规格的防滑链时,可以将齿条行程调节至最理想的状态。另外,使用者就可以在多种防滑链当中随意地选择一种防滑链。
车辆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包括:可移动地容纳齿条的齿条罩,固定在齿条罩上的壳体,环形旋转件,环形固定件,以及操作开关。环形旋转件包括在内圆周上沿径向形成的槽,从而彼此相对,且第一凸起在环形旋转件厚度方向凸起并且具有不同高度。旋转件的旋转相位根据壳体内部电动机驱动进行调节。环形固定件包括外圆周上在径向形成的凸起部分,从而彼此相对并插入槽中,且第二凸起在环形固定件厚度方向凸起并具有不同高度,且与第一凸起相对。固定件通过球窝接头与齿条连接。操作开关用来对电动机的旋转相位进行多级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和目的,应结合附图参考下文中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可变齿条行程系统的结构的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旋转件和固定件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旋转件和固定件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旋转件和固定件的视图;
图5和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齿条行程在多级调节时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对的视图;和
图7是示出了在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过程中的最大转弯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可变齿条行程系统包括齿条10,齿条罩12,壳体14,电动机16,环形旋转件22,环形固定件30,和操作开关32。齿条10与方向盘的操作相关地作线性地运动执行转向,齿条10可移动地容纳于齿条罩12当中。壳体14与齿条罩12的两端固定,在壳体14内部安装有电动机16。通过电动机的驱动来调整旋转件22的旋转相位。此外,旋转件22包括在内圆周上沿着径向形成的槽18,从而彼此相对,及第一凸起20,其在厚度方向凸起并且具有不同高度。固定件30通过球窝接头24与齿条10连接。此外,固定件30包括在外圆周沿着径向形成的凸起部分26,从而彼此相对且可插入槽18中,和第二凸起28,其在厚度方向上凸起以具有不同高度且面向第一凸起20。操作开关32用来对电动机16旋转相位进行多级调节。
在这种情况下,将传动齿轮16a安装在电动机16的旋转轴上,并且传动齿轮16a与从动齿轮16b啮合。此外,从动齿轮16b与旋转件22啮合。
另外,设计使得槽18和凸起部分26具有相同尺寸,从而将形成在固定件30外圆周上的凸起部分26插入到形成在旋转件22内圆周上的槽18中。将固定件30插入到旋转件22中。
另外,第一凸起20和第二凸起28的部分,相对于插入槽18的凸起部分26的部分而彼此交叉地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64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