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改良的肠杆菌科菌株制备L-氨基酸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53424.7 | 申请日: | 200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3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N·杜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底古萨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31;C12N15/69;C12P13/04;C12P1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亦华 |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改良 杆菌 菌株 制备 氨基酸 方法 | ||
1.重组微生物,其包含增强或过量表达的ytfQ-ORF,所述ytfQ-ORF的基因产物被认为是推测的ATP依赖性糖转运蛋白的结合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对应于ytfQ-ORF并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被增强,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与选自SEQ ID No.2和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80%同一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过量表达或增强的对应于ytfQ-ORF的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选自以下组:
a)具有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和SEQ IDNo.3及其互补核苷酸序列;
b)具有在遗传密码子简并范围内相应于SEQ ID No.1或SEQ ID No.3的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
c)多核苷酸序列,其具有的序列在严紧条件下与序列SEQ ID No.1或SEQ IDNo.3的互补序列杂交,严紧条件通过洗涤步骤来实现,所述洗涤步骤中温度范围为64℃至68℃,缓冲液盐浓度范围为2xSSC至0.1xSSC;
d)具有序列SEQ ID No.1或SEQ ID No.3的多核苷酸,其包含功能中性的有义突变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具有与选自SEQ IDNo.2和SEQ ID No.4的一个序列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具有与选自SEQ IDNo.2和SEQ ID No.4的一个序列的氨基酸序列100%一致的氨基酸序列。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用载体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或这些方法的组合制备的,所述载体包含ytfQ-ORF、该ORF的等位基因、或其部分、和/或启动子。
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ytfQ-ORF或等位基因的拷贝数增加了至少1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ytfQ-ORF的拷贝数至少增加1个是通过将ORF或等位基因整合至微生物的染色体中实现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ytfQ-ORF的拷贝数至少增加1个是通过在染色体外复制的载体来实现的。
10.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增强,
a)ytfQ-ORF上游的突变启动子和调节区或核糖体结合位点,或
b)表达盒或启动子整合在ytfQ-ORF上游。
11.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ytfQ-ORF的表达处于增强ORF表达的启动子的控制之下。
12.如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基于没有针对ytfQ-ORF重组的亲本株或微生物的基因产物的活性或浓度,增强ytfQ-ORF使ytfQ基因产物(蛋白质)的浓度或活性增加至少10%。
13.如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微生物选自埃希氏杆菌属、欧文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沙雷氏菌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所期望的L-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的其他基因也存在于增强尤其是过量表达形式中。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微生物选自埃希氏杆菌属、欧文氏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沙雷氏菌属。
16.如权利要求1至1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其产生L-苏氨酸。
17.通过发酵肠杆菌科的重组微生物来制备L-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在培养基或细胞中积累所期望的L-氨基酸的条件下,将如权利要求1至15所述的产生所期望的L-氨基酸的微生物培养于培养基中,并且
b)分离所期望的L-氨基酸,由此,发酵肉汤的成分和/或生物量仍旧全部或部分(从>0至100%)留在分离的产物中或者完全被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底古萨股份公司,未经底古萨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34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