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误判断的倒车雷达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50701.9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9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雄 |
主分类号: | G01S7/52 | 分类号: | G01S7/52;G01S7/537;G01S15/93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误判 倒车 雷达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防误判断方法,是应用于一个包含至少两超音波传感器的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第一段检测程序,是令各超音波传感器自行发射超音波信号且自行接收回超音波回波,以发射时间为基准,判断自发射至接收到回波信号所费时间,再依据此一时间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再依照此一距离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出现,并发出警报;及
第二段交互检测程序,是主要先令一超音波传感器发射超音波信号,再由另一个超音波接收超音波回波信号,之后再将此一步骤倒反,即将前次接收回波的超音波传感器发射超音波信号,再由前次发射超音波信号的超音波传感器接收回波信号,最后再将两次时间差计算出其对应的距离后,再判断此两距离是否接近,若是则代表确实于两超音波传感器之间有障碍物存在,而发出警报。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防误判断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段交互检测程序是于执行完第一段检测程序后所执行。
3.如权利要求第1或2项所述的防误判断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段检测程序是重复执行数次,并判断每次是否均有障碍物存在,若是才发出警报,之后才再执行第二段交互检测程序。
4.一种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微处理器,其内建一防止误判警报程序,该防止误判警报程序是包含有第一段检测程序及第二段交互检测程序;
至少两超音波传感器,是分别透过一超音波发射电路连接至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且再分别透过一回波检测电路及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连接至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及
一警报电路,是连接至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由该微处理器控制该警报电路启闭。
5.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段检测程序是包含有:
同时控制两超音波传感器发出超音波信号;
记录发射超音波时间;
判断是否已接收超音波信号,若有则判断回波时间并计算出对应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第4或5项所述到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段交互检测程序是包含有:
分时控制两超音波传感器收发超音波信号,是于同时一时间,仅控制其一超音波传感器发射超音波,并记忆发射超音波时间,之后再控制另一超音波传感器接收回波,若有超音波回波,则能计算出两组对应距离,如此即能获得两组距离;
比对两组距离是否相近,若是则代表于两超音波之间确实存在障碍物,反的则无。
7.如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段检测程序中若判断结果有障碍物存在,则控制警报电路发出警报。
8.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段相互检测程序中若判断结果有障碍物存在,则控制警报电路发出警报。
9.如权利要求第4项所述倒车雷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段检测程序是重复执行数次,并累计至一定数量的结果均确定有接收到回波信号后,则能确定确实有障碍物存在,并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雄,未经李世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507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