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8751.3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志;张雄;赵由才;杨孙虹;黄跃申;黄海;徐雄增;董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滨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5/00 | 分类号: | B09B5/00;B09B3/00;B02C23/08;B03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05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固体 废弃物 分类 再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废旧混凝土和黏土砖构成,其次还有瓦砾、陶瓷、玻璃、木头、钢筋、塑料、渣土等成分是较为复杂的固体废弃物。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率低,很大原因是缺乏科学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及其成套设备。
混凝土和黏土砖是我国最大宗的两类人造材料,分别年产20亿立方米和10亿立方米。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和砖混结构建筑是我国建筑的主流模式,因此拆旧建筑固废主要由混凝土和黏土砖构成。
建筑固废资源化主要是指对混凝土和黏土砖的科学再生利用。碎砖再生骨料堆积密度750-950公斤/立方米左右,混凝土再生骨料堆积密度1500-1600公斤/立方米左右。无机材料原料密度不同,所制造出来的建材产品保温、隔热、隔声、防水、抗渗、施工性能、价值等也不同。通常,钢筋混凝土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黏土砖为辅,砖混结构建筑以黏土砖为主,钢筋混凝土为辅。
由于我国建筑固废处理技术落后,致使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产业发展缓慢。目前国内没有定型的建筑固废处理生产线,已有的再生骨料利用也是没有分类加工再生处理,通货加工,技术粗放,没能发挥不同建筑固废不同材性作用,再生骨料质量不高,再生骨料附加值低;各类破碎设备布局不够紧凑,占地面积大,粉尘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
本发明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包括一钢结构,所述钢结构中设置有一进料单元、一与所述进料单元相连接的破碎单元、一与所述破碎单元相连接的筛分单元,所述钢结构中进一步设置有一除尘单元。
更具体地,所述钢结构包括一底层、一顶层以及位于底层和顶层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层,所述破碎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粗破装置、分类装置、冲洗装置、中破装置以及细破装置;所述进料单元、粗破装置、分类装置、冲洗装置以及中破装置设置于所述钢结构的底层;所述细破装置以及筛分单元设置于所述钢结构的中间层;所述除尘单元设置于钢结构的顶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筛分单元进一步连接有一球磨装置,该实施例适合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再生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筛分单元进一步连接有一烘干装置,该实施例适合于对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再生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物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处理的方法,本方法主要是在一多层的钢结构中对建筑物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进料步骤,利用一进料单元将所述固体废弃物送入钢结构;
破碎步骤,利用一破碎单元对所述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操作,并分离出非金属物;
筛分步骤,利用一筛分单元对所述经破碎操作的非金属物进行筛分操作;
与上述步骤同步,本方法还包括利用一除尘单元对钢结构内部进行除尘操作。
所述破碎步骤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粗破步骤,利用一粗破装置对所述固体废弃物进行粗破操作;
分类步骤,利用一除铁装置对所述粗破后的固体废弃物的金属以及非金属物进行分类;
冲洗步骤,利用一冲洗装置对所述经分类后的非金属物进行冲洗;
中破步骤,利用一中破装置对所述冲洗后的非金属物进行中破操作;
细破步骤,利用一细破装置对所述经中破的非金属物进行细破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一球磨装置对筛分后的非金属物进行球磨操作的步骤,该实施例适合于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再生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一烘干装置对所述筛分后的非金属物进行烘干操作的步骤,该实施例适合于对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再生处理。
本发明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及方法,设备布局紧凑,可一体完成对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的处理,并且无污染、噪声低,根据不同建筑废弃物,可得到市场急需的各种再生制品,从而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建筑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的更具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建筑物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建筑物固体废弃物分类再生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滨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滨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8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