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水中和法生产乙酰甲胺磷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47619.0 | 申请日: | 200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姚思德;马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8;C02F1/04;C01C1/24;C07C5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中和 生产 乙酰 甲胺磷 产生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氨水中和法生产乙酰甲胺磷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①在氨水中和法生产乙酰甲胺磷产生的废水中滴加硫酸至pH≤5,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50℃,有白色晶体析出;
②对步骤①的反应产物通过固液分离,分离得到固相为白色硫酸铵晶体;
③对步骤②剩余的液相反应产物进行蒸馏,分离出醋酸溶液;
④将步骤③得到的残液返回原乙酰甲胺磷合成和萃取体系,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的硫酸为浓度至少为95%的浓硫酸,控制pH为2-4,反应温度为2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的反应采用冷凝回流的方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的废水首先进行蒸馏浓缩,得到的浓缩液再进行步骤①处理,得到的蒸馏液中继续通入氨气,达到所需浓度后可用于乙酰甲胺磷生产工艺中氨水中和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缩液体积不低于原废水体积的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的固液分离选用抽滤和/或离心方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所述的蒸馏为简单蒸馏或减压蒸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蒸馏分离出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无机吸附剂进行脱味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吸附剂选自活性炭、分子筛和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④之前,可反复进行步骤①~③或②~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76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