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JPEG2000 MQ解码效率的方法和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44229.8 | 申请日: | 2006-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蒙卡娜;魏春峰;马依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0;H03M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jpeg2000 mq 解码 效率 方法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能够提高JPEG2000中MQ解码效率的方法和电路,主要应用于多媒体图像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JPEG2000是新一代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已被应用在互联网、图像传真、打印扫描等多个领域。与JPEG相比,JPEG2000提供了更高的压缩率以及更多新功能。JPEG 2000放弃了JPEG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为主的区块编码方式,采用以小波变换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
JPEG2000编码器和解码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编码器首先对源图像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量化,接着对量化后的数据熵编码,最后形成输出码流。解码器是编码器的逆过程,首先对压缩码流进行熵解码,然后解量化和小波反变换,最后生成重建图像数据。
其中JPEG2000的熵编码部分又分为位平面编码和MQ编码,位平面编码器根据上下文(Context)生成机制按一定的顺序扫描码块中的所有位,并为每一位生成一个上下文。MQ编码器根据生成的上下文,对每一位进行MQ编码。解码时,位平面解码器按照与编码时同样的扫描方式生成每一个上下文,并发送到MQ解码器,MQ解码器根据压缩码流和输入的上下文,生成解码数据。图2是MQ解码器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其中CX是上下文,BitStream是压缩码流,D是解码数据。
MQ编解码算法对自适应算数编码进行了改进,其主要思想是限制小数点后的位数。在编/解码过程中,保证0.75≤A<1.5,用0x8000来代表0.75,省略了乘法运算,增加了条件交换、位填充策略和概率估计学习过程。
JPEG2000标准中详细规定了MQ解码器的寄存器结构和操作流程。其操作流程包括DECODE、MPS_EXCHANGE、LPS_EXCHANGE、RENORMD、BYTEIN、INITDEC六个子流程。详见JPEG-2000 Part1 Final Committee Draft Version 1.0,ISO/IECJTC1/SC29/WG1N1646R,2000。
从JPEG2000标准的MQ解码流程可以看出,MQ解码算法中存在很多判断、分支及循环的操作,适合软件实现,复杂度高,执行速度很慢。在硬件实现时,如果仍然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判断计算,将会造成解码效率低下,需要很多个时钟周期才能解码出一个CX对应的数据D。
此外,在JPEG2000的熵解码中,MQ解码与位平面解码是一个串行操作的过程。MQ解码器要等位平面解码出一个CX后,才能解码出对应的数据D;而位平面解码器也需要等待MQ解码输出当前的D后,才能生成下一个CX。这样,MQ解码器工作时,位平面解码器将处于IDLE状态;而位平面解码器工作时,MQ解码器将处于IDLE状态。因此,MQ解码的效率低下也将极大的影响位平面解码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硬件实现的MQ解码器的执行效率,我们对MQ解码器的解码流程进行了优化,对条件判断进行归纳和化简,改进了MQ解码器中的CX状态表和PET表,采用了整体移位和快速字节输入的方法,从而达到高速解码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JPEG2000中MQ解码效率的方法和电路。解码方法和解码电路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概率估计和解码的改进,对区间计算的化简,对区间重整判断和上下文状态表更新的改进,对整体移位位数计算的改进,对字节输入方法的改进等几个方面。
如前所述,MQ解码与位平面解码是一个串行操作的过程,位平面解码器输出一个CX后,必须等待MQ解码出对应的D后,才能够生成下一个CX。因此,MQ解码器接收到CX后,应尽快的输出结果D,以减少位平面解码器的等待时间。为此,我们对概率估计和解码的过程进行了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44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