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炒菁机结构及炒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38635.3 | 申请日: | 200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季奇;张崇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季奇;张崇益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景华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炒菁机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炒菁机结构,其本体主要包括有一架座以及一加热筒;
该加热筒是组设于该架座上,加热筒设有一加热装置,该加热筒开设有一取物口;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筒于取物口处设有一加压盖,借该加压盖在加热筒加热时密合该取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口是设置于所述加热筒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设有一抽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上设有一连动装置,该连动装置延伸出一连动臂与加压盖连结,以控制加压盖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内设有一内筒,加热筒末端设有一轮轴机构,该内筒受该轮轴机构带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连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是以汽缸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炒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或温度高低。
9.一种炒菁机结构的炒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热:将内筒加热至预定温度;
置入茶叶:将欲炒菁的茶叶置入内筒中;
加热旋转:以加压盖封闭内筒,并令内筒旋转,借茶叶自身的水份产生水蒸汽,并以水蒸汽帮助内筒的热量传导对流,使热量分布更为均匀,以快速且平均的完成炒菁的流程;
排除水汽:待茶叶炒菁完成后,开启加压盖,并排除内筒的水汽,如此便完成整个炒菁的流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炒菁机结构的炒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茶叶的步骤中,可视其所需而添加水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季奇;张崇益,未经杨季奇;张崇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86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