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结构及其导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36000.X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结构 及其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封装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防止黏胶扩散的封装结构及其导线架。
【背景技术】
半导体封装技术是利用封胶覆盖半导体芯片(Chip),以避免芯片受潮或碰撞。芯片通过凸块(Bump)、导线架(Lead Frame)或焊线(Wire)等结构,将内部的微电子组件及电路电性连接至外界。在各式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之际,芯片需求量更呈倍数成长,使得半导体封装技术在今日工业科技发展中,扮演一极重要的角色。
请参照图1,图1是一种传统封装结构的侧视图。传统的封装结构100包括导线架(Lead Frame)110、芯片120、银胶130及封胶140。导线架110具有第一表面110a及相对的第二表面110b。导线架110的第一表面110a具有黏晶区域110c。芯片120设置于黏晶区域110c。银胶130设置于芯片120及导线架110之间。封胶140覆盖芯片120,以避免芯片120受潮或碰撞。
请参照图2,其是图1的导线架、芯片及银胶的俯视图。导线架110包括数个贯穿孔111。贯穿孔111贯穿第一表面110a及第二表面110b,并环绕黏晶区域110c。其中,图1的封胶140更从第一表面110a穿越贯穿孔111,而流至导线架110的第二表面110b,其有助于强化结构。
然而,银胶130为黏稠状液体。在制造过程中,银胶130容易往四周扩散,而难以维持在黏晶范围110c内。尤其是当芯片120设置于银胶130上时,银胶130的扩散范围更加难以控制,如图1及图2所示。
如上所述,如何加强封装结构100的结构强度为业界长久以来所努力的目标。上述贯穿孔111为强化结构的一种设计。然而,银胶130扩散于导线架110的现象,严重影响封装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如图1所示,在银胶130扩散的区域中,封胶140无法与导线架110良好地覆盖。使得封胶140固化后,封装结构100的内部形成孔洞或裂缝,严重破坏封装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因此如何克服上述难以解决的问题,实为目前业界所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其导线架,使得封装结构具有有效控制黏胶扩散、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封装结构的结构强度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封装结构。该封装结构包括导线架、芯片及黏胶。导线架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黏晶区域。导线架包括数个贯穿孔及数条凹槽。贯穿孔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并环绕黏晶区域。凹槽设置于第一表面。凹槽连接相邻的贯穿孔,而形成一环形纹路,环形纹路环绕黏晶区域。芯片设置于黏晶区域。黏胶设置于芯片及导线架之间,黏胶扩散于环形纹路内。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导线架。该导线架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黏晶区域。导线架用以承载芯片。芯片以黏胶黏合于黏晶区域。导线架包括数个贯穿孔及数条凹槽。贯穿孔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并环绕黏晶区域。凹槽设置于第一表面。凹槽连接相邻的贯穿孔,而形成一个环形纹路。环形纹路环绕黏晶区域。其中,黏胶扩散于环形纹路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封装结构及其导线架,能有效控制黏胶扩散、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及提高封装结构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传统封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导线架、芯片及银胶的俯视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导线架、芯片及黏胶的俯视图。
图5A至5E是本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制造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图3是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导线架、芯片及黏胶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封装结构200至少包括导线架(Lead Frame)210、芯片220及黏胶230。导线架210具有第一表面210a及相对的第二表面210b。导线架210的第一表面210a具有黏晶区域210c。芯片220设置于黏晶区域210c。黏胶230设置于芯片220及导线架210之间。
如图4所示,导线架210包括数个贯穿孔211及数条凹槽212。贯穿孔211贯穿第一表面210a及第二表面201b,并环绕黏晶区域210c。凹槽212设置于第一表面210a。凹槽212连接相邻的贯穿孔211,而形成一环形纹路,环形纹路环绕黏晶区域210c。其中,黏胶230扩散于环形纹路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6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