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物靶向控释纳米粒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0645.2 | 申请日: | 200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敏;原续波;田恩江;李筱荣;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9/10 | 分类号: | A61K9/10;A61K9/14;A61K47/36;A61K45/00;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07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靶向 控释 纳米 粒滴眼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或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置品。具体是一种药物靶向控释纳米粒滴眼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眼病治疗,尤其是眼前节疾病治疗,要求治疗药物能够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并持续作用于眼部。全身给药虽然也可有效地治疗眼部疾病,但常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肾等损害等。传统的滴眼液虽然因使用方便、患者接受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眼科临床外用药的首选剂型,但局部给药时反射性泪液分泌、鼻泪管引流,且一般在滴眼4分钟后,药物在结膜囊内只有50%,10分钟后只剩17%,远远低于有效的治疗浓度,因而需频繁、高浓度地给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靶向控释纳米粒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滴眼液无需频繁、高浓度地给药就能保证有效的药物治疗浓度、延长药物在眼部的作用时间,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药效。
本发明药物靶向控释纳米粒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制备载药聚合物纳米微粒
a.将1~100重量份的药物、1~50重量份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溶于100~200体积份有机溶剂中,得溶液A;
b.将1~300重量份的胆固醇改性壳聚糖溶于30~100体积份的水中,搅拌6~12小时,转速800~1400转/分,得溶液B;
c.在-20~30℃、转速800~1400转/分条件下搅拌溶液A同时注入溶液B,继续搅拌至有机溶剂完全挥发为止;
d.将步骤(c)得到的产物在8000~16000转/分下离心分离、水洗、干燥后得到载药聚合物纳米微粒。
2.制备滴眼液
以步骤1所得载药聚合物纳米微粒为药物原料,按滴眼剂行业的一般制备方法制备滴眼液。
所述水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述有机溶剂是丙酮。
所述药物包括脂溶性药物和水溶性药物,可以是治疗免疫源性眼病的药物(环孢霉素、雷帕霉素等)、治疗青光眼药物(包括皮罗卡品,拉坦前列腺素等)、治疗白内障和影响物质代谢药(包括白内停、VB12等)、眼科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左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局部麻醉药物等。
优选药物的重量份为2~50份;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优选相对分子质量10,000~100,000的聚乳酸。
为了得到更好的质量效果,更优选:搅拌为磁力搅拌;干燥为冷冻干燥。
本发明的优点及特点:
1.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滴眼液能显著延长药物在眼表作用时间并持续恒定释放。滴眼液中载药微粒在眼表停留时间可长达6小时。
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滴眼液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药效。
3.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聚乳酸/胆固醇改性壳聚糖载药微粒SEM照片;
图2本发明滴眼液中药物靶向控释纳米微粒的释放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滴眼液的制备
(1)用电子天平称取聚乳酸2克、环孢霉素A 2克,将二者溶于20ml丙酮中,搅拌混匀作为油相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取胆固醇改性壳聚糖3克,去离子水12ml,磁力搅拌下将胆固醇改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继续搅拌10小时,所得溶液作为水相备用。搅拌转速为1000转/分。
(3)在转速为1200转/分的磁力搅拌下将水相注入油相中,使体系成为分散均匀的O/W乳状液。
(4)继续搅拌至丙酮完全挥发,得到含有固化纳米微粒的乳液。
(5)将步骤4中得到的乳液分别在8000转/分及15000转/分的速度下两次离心分离,将得到的微粒用去离子水洗涤2-3遍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得粉末状产物,即为载药纳米微粒;备用。
(6)以所得载药纳米微粒为滴眼液制备原料,按行业滴眼剂一般的制备方法制备成滴眼液。
本实施例用胆固醇改性壳聚糖做乳化剂,制备的聚乳酸/胆固醇改性壳聚糖微粒(见图1)表面含有N元素,平均粒径为283.6nm,载药量为40.3%。胆固醇改性壳聚糖可以起到表面修饰的作用,主要分布在微粒表面而并不包在微粒内部。由于胆固醇改性壳聚糖为双亲性聚合物,能同时起到乳化剂和表面修饰剂的作用,而且该聚合物又继承了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粘膜粘滞性。本方法制得的滴眼液是理想的用于眼科疾病的药物缓释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未经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30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