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栽培稻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杂交成胚率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9309.6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6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凤;张武汉;杨飞;舒服;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国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肖武 |
地址: | 300457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栽培 不同 基因组 野生 杂交 成胚率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植物杂交育种技术。它具体涉及一种能显著提高栽培稻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杂交成胚率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涵盖B、C、D、E、F、G、H、J、K九大基因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生和许多优良性状,是一座天然的水稻基因宝库,可以为拓宽水稻遗传基础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如染色体组型为CCDD的重颖野生稻(四倍体),具有抗稻瘟病、抗菲律宾水蝇、螟虫和褐飞虱等病虫害的特性,有高耐寒、耐荫蔽、弱光条件下生长较好的特点,在水稻育种上有重大利用价值。但是,迄今为止,由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很大,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殖隔离,野栽交表现不亲和,加上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的开花习性不同于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如开花不整齐,一天一个穗子只开几朵、花时不遇等,技术人员到田间做杂交时难以获得足够的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新鲜花粉,致使它与栽培稻或普通野生稻杂交成胚率低、难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栽培稻同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难题,提高栽培稻同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种间远缘杂交的成功率,特提出本方案——提高栽培稻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杂交成胚率的新方法,它用调整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播期、遮光等方法使杂交父本母本的花期相遇,套袋、温汤处理使花时相遇,提高成胚率并降低技术难度和研究成本。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提出的提高栽培稻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杂交成胚率的新方法,其特征是:
①将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经播期安排和遮光处理调控到25~32℃温度条件下抽穗开花,以获得大量高活力的野生稻新鲜花粉,提高受精机率;
②建立塑料棚简易挡风设施防止花粉散失,提高获得野生稻新鲜花粉的数量,主要针对田间条件下花粉易散失难以获得大量花粉的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种,如重颖野生稻;
③给即将开花的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小穗套深色牛皮纸袋延迟开花散粉,或用温水43℃~45℃处理稻穗3~5分钟使栽培稻亲本提前开花,使双亲花时相遇,提高杂交成功率;
④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开花时,用镊子夹取单个小花的花药或用剪刀剪取小穗置于待授粉母本稻穗上,用手抖动小花或小穗授粉,提高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的花粉利用率;
⑤通过杂交筛选出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亲和性好的栽培稻材料,再利用亲和性好的材料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杂交,提高杂交的成功率。
在本方案中,将栽培稻各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进行广泛杂交,统计成胚率,选取成胚率高的类型与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杂交。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一是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设备,成本低;二是方法简单,技术难度小,容易掌握;三是广泛适宜于利用野生稻进行缘杂交的水稻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只需要将育种工作者平时用到的技术和设备巧妙调整、组装,就能大幅度提高栽培稻×非AA型野生稻种间远缘杂交的成胚率,为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基因组型野生稻打下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未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29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物饲养设施
- 下一篇:快速原型开发设备和快速原型开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