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炭气化-贫铁矿磁化焙烧耦合工艺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14726.3 | 申请日: | 2006-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山;李洪钟;李佑楚;姚建中;卢旭晨;郝志刚;张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F27B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炭 气化 铁矿 磁化 焙烧 耦合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气化-贫铁矿磁化焙烧耦合工艺及装置,属化工、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支撑着汽车、建筑、交通、机电等众多重要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大幅攀升,当前国内铁矿石的产量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如2005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石约2.7亿吨)。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攀升,铁矿石进口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已危及我国铁矿石供应的安全。
截至2002年底,全国铁矿石储量为118.36亿吨,基础储量213亿吨,资源储量365亿吨(与此相比,我国目前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的铁矿石同期储量分别为180亿吨、78亿吨和28亿吨)。虽然我国铁矿储量不少,但铁矿石的平均品位仅为33%,比目前世界铁矿石供应大国平均品位约低20%。我国铁矿成因类型多、成矿条件复杂,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常常共生在一起,脉石矿物也比较复杂,不仅有石英,还有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碧玉等含铁硅酸盐矿物。已探明的储量中,97%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探明资源总量的2.7%。这些低品位铁矿中有一半属于弱磁性难选贫矿。为了利用这些铁矿,往往采用浮选、重选或强磁选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但是浮选不能有效处理脉石成分复杂、物化性质和赤铁矿石相近的低品位铁矿,重选也不能有效处理细粒度的粉状低品位铁矿,使用强磁选的方法也不能将赤铁矿和脉石矿物有效分离。所以,尽管采用了复杂的选矿工艺、多段分选,但因原矿品质差,不仅难以得到高品质的铁精矿,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导致选矿总回收率低。对上述铁矿石进行还原磁化焙烧,可将弱磁性的贫铁矿转变成强磁性的铁矿石,简化后续选矿工艺,提高磁选效率和铁回收率,是弱磁性贫铁矿品位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
铁矿石磁化焙烧技术研发可追溯到上世纪初,采用的焙烧反应器主要包括竖炉、回转窑、流化床(沸腾炉)等。由于流化床内气固接触状态好,焙烧过程中传热、传质效率都远高于竖炉和回转窑,是进行铁矿石磁化焙烧的理想反应器。国内外已对流化床反应器铁矿石磁化焙烧进行过不少研究,如英国专利GB 1008938提出通过过程设计降低磁化焙烧过程能耗,其设计了4个流化床反应器,铁矿石在第一个反应器内脱水、在第二个反应器内完成焙烧、第三个反应器进行还原、第四个反应器进行热量回收,还原介质采用汽油。我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共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100吨/天流态化磁化焙烧中试系统,采用煤气作还原介质,先后对鞍山赤铁矿、南京凤凰山赤铁矿、酒泉菱铁矿、镜铁矿、河北宣化鲕状铁矿、包头白云鄂博含稀土金属矿等进行磁化焙烧-磁选研究,可获得含Fe 60~65%的铁精矿,铁回收率最高可达90~94%。70年度以后,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使用4吨/天的流态化焙烧炉(沸腾炉),将粉煤直接喷入沸腾炉内作为还原剂,对黄铁矿烧渣和贫铁矿石进行了多次磁化焙烧试验,均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510019917.7提出了一种“难选氧化铁矿石的旋流悬浮闪速磁化焙烧-磁选方法,使磨细了的铁矿石在微负压条件下、弱还原性气氛(CO含量<15%)、600-850℃下处于旋流悬浮状态(流态化)实现还原,整个反应时间小于100s即可完成。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410041935.0提出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矿物还原焙烧装置及还原焙烧方法”,将预处理矿石和原料煤加入循环流化床焙烧段,通入空气使煤进行不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性气氛,提供矿石的还原焙烧所需还原性气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7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效烫伤膏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学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