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代氯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14060.1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王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7/20 | 分类号: | C07C17/20;C07C25/13;B01J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具体涉及芳香族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芳香族含氟有机化合物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该类化合物可用来合成除草剂、杀菌剂、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老年性痴呆药物、功能染料等产品。如五氟苯甲酸是合成喹诺酮类抗菌药斯帕沙星的原料;六氟苯是合成三(五氟苯基)硼的原料,三(五氟苯基)硼是新的助催化剂,与新一代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正逐步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目前工业上多氟取代苯的合成,多采用卤素交换反应,卤交换反应主要是指在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中,分子中的卤取代基或其它取代基被氟离子取代。该反应早在1936年就被发现,到目前为止,该类卤交换(置换)反应在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中仍有广泛的应用。反应通常以无水氟化钾为氟化剂,在季铵盐等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高沸点强极性有机溶剂如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等中进行。
采用相转移催化剂可提高产率,降低反应温度。如专利文献WO9926950提出了季磷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多氟取代苯。美国专利US6265627采用胍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卤交换反应可较好地进行。美国专利US5824827六氯代苯的氟化反应,催化剂的加入也提高了反应收率。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六氟苯的收率只有12%,加上其它产物的总收率也只49%,而当加入有四(二乙基氨)溴化磷时,六氟苯的收率达25%,总收率达86%。中国专利CN1268936采用新的季磷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多氟取代苯。
采用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如季磷盐(WO9926950,CN1268936),胍盐(US6265627),冠醚等可促进反应,提高产率,但也存在着需专用催化剂,溶剂回收能耗高,当氟化产物与溶剂沸点相近时产品分离困难等问题。催化剂的加入一般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这样也引起额外的废水污染,并且所加入的催化剂常常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代氯苯的制备方法,不用催化剂,简化生产过程,其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和产率高,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氟代氯苯的制备方法;其反应物包括:
六氯苯,碱金属氟化物,离子液体;
以六氯苯作为原料,以氟化物为氟化剂,采用离子液体为介质。
所述离子液体的化合物结构为:
其中:
R1~R2为含杂原子或不含杂原子的C1~C20烷烃基、芳烃基或烯烃基;
X为Cl,Br,I,AlCl4,PF6,BF4;
所述离子液体可由公知方法合成。
所述反应物的摩尔比为:
六氯苯∶碱金属氟化物∶离子液体=1∶3~8∶10~500
制备步骤包括:
第1步:将所述反应物在容器内混合搅拌;
第2步:在160℃~250℃条件下反应3至18小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是等速升温过程,即在反应时间内,控制温度从起始温度均匀升高到终点温度;也可以采用不等速的阶段升温过程;还可以在一个恒温下反应。
第3步:真空蒸馏分离;回收反应介质,可以循环使用。真空蒸馏分离过程是常规方式。
得到分子式为C6Cl6-nFn的化合物,其中n=1,2,3,4,5,6。
通常,所述的碱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钾、氟化钠或氟化铯。
所述离子液体的化合物选自下列之一: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3-二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14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