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7957.1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晟;葛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4B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上行 专用 传输 信道 调度 满意 报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EnhancedDedicated Channel,简称“E-DCH”)技术。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是目前全球三种主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The Third Generation,简称“3G”)体制之一。UMT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CN”)、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简称“UTRAN”)和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组成。CN与UTRAN的接口定义为Iu接口,UTRAN与UE的接口定义为Uu接口。
在现有的UMTS网络结构基础上,随着用户对传输高速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先后推出了R4、R5、R6三个阶段的网络协议,引入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技术与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技术。
其中,HSUPA,又称为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Enhanced-DedicatedChannel,简称“E-DCH”),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继在R5中引入HSDPA之后在R6中引入的一种无线增强技术。
为了实现用户上行数据的高效率传输,E-DCH新增加了两个上行物理信道和三个下行物理信道,它们分别是用于承载用户数据的上行增强专用数据传输信道(E-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简称“E-DPDCH”),用于承载解调接收E-DPDCH所需控制信息的上行增强专用控制信道(E-D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称“E-DPCCH”),用于控制用户的上行传输速率的绝对授权信道(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简称“E-AGCH”)和相对授权信道(E-DCH Relative Grand Channel,简称“E-RGCH”),以及重传指示信道(E-DCH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简称“E-HICH”),用于传输基于基站节点(Node Base Station,简称“NodeB”)对UE发送的传输包确认/不确认信息(ACK/NACK),ACK表示NodeB已经正确接收到UE发送的传输包,NACK则相反。
E-DCH支持10ms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简称“TTI”)和2ms TTI两种模式,由于采用了Node B的上行快速分组调度和快速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简称“HARQ”)等关键技术,使得E-DCH具有频谱效率高、上行传输速率快、传输时延小等明显的优势,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实时游戏业务、文件上传等分组数据业务应用。
其中,E-DCH上行快速分组调度主要基于Node B和UE的快速信令交互。在UE保存一个服务授权(Serving Grant,简称“SG”)参数,SG表示UE后面传输允许使用的最大E-DPDCH和DPCCH功率比。Node B通过下行的E-AGCH和E-RGCH来控制UE的SG,E-AGCH承载绝对授权信息(Absolute Grant),其中,绝对授权信息由一个5比特长度的绝对授权值(Absolute Grant Value)和一个1比特长度的绝对授权范围(Absolute GrantScope)组成,5比特的绝对授权值可以表示32种数值,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