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7957.1 | 申请日: | 200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晟;葛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4B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上行 专用 传输 信道 调度 满意 报告 方法 | ||
1.一种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用户设备UE向网络侧发送的满意比特设置为不满意,否则满意比特设置为满意:
UE正在增强专用传输信道E-DCH传输格式组合E-TFC选择操作当前使用的服务授权参数Serving_Grant允许范围下最大可能地传输调度数据;
UE还有足够的功率以更高速率传输数据;
采用与该满意比特相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中E-TFC选择操作所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功率偏移值,按照当前的Serving_Grant,E-DCH总的缓存状态TEBS的数据需要完成传输的时间大于满意比特延迟条件时间Happy_Bit_Delay_Condition与有效传输因子的乘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传输因子为激活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数与所有HARQ过程数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传输因子为激活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数与所有HARQ过程数的比值再除以平均传输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上行专用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传输次数为UE根据一段时间内激活的HARQ过程传输次数统计得到。
5.一种增强上行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UE向网络侧发送的满意比特设置为不满意,否则满意比特设置为满意:
UE正在E-TFC选择操作当前使用的服务授权参数允许范围下最大可能地传输调度数据;
UE还有足够的功率以更高速率传输数据;
根据有效E-DCH传输块大小,E-DCH总的缓存状态TEBS的数据需要完成传输的时间大于满意比特延迟条件时间Happy_Bit_Delay_Conditio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上行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E-DCH传输块大小为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同激活的HARQ过程数与所有HARQ过程数比值的乘积;
其中,所述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是,采用与该满意比特相同的TTI中E-TFC选择操作所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功率偏移值,按照当前的Serving_Grant得到的E-TFC对应的传输块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上行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E-DCH传输块大小为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同激活的HARQ过程数与所有HARQ过程数比值的乘积除以平均传输次数;
其中,所述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是,采用与该满意比特相同的TTI中E-TFC选择操作所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功率偏移值,按照当前的Serving_Grant得到的E-TFC对应的传输块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上行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E-DCH传输块大小为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同激活的HARQ过程数与所有HARQ过程数比值的乘积;
其中,所述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是与该满意比特相同的TTI中E-TFC选择操作中所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E-TFC对应的传输块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上行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E-DCH传输块大小为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同激活的HARQ过程数与所有HARQ过程数比值的乘积除以平均传输次数;
其中,所述当前E-DCH传输块大小是与该满意比特相同的TTI中E-TFC选择操作中所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E-TFC对应的传输块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增强上行传输信道调度满意度的报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传输次数为UE根据一段时间内激活的HARQ过程传输次数统计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79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