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草剂中间体1,3-双(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的合成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1511.6 | 申请日: | 2006-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徐金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43/225 | 分类号: | C07C43/225;C07C205/06;A01N33/22;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草剂 中间体 甲基 苯氧基苯 合成 新方法 | ||
1.本发明所指的二苯醚类除草剂为乙氧氟草醚的中间体1,3-双(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简称双醚),结构式为:
2.该二苯醚类除草剂中间体的制备过程特征在于以间苯二酚、3,4-二氯三氟甲苯和缚酸剂在溶剂中反应,然后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残余固液混合物,经过萃取、洗涤、蒸去萃取剂,得到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或环丁砜,其中以二甲亚砜为最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间苯二酚,3,4-二氯三氟甲苯和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2~7)∶(2~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缚酸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该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后处理过程为直接蒸去溶剂后,加入萃取剂和碱液洗涤,萃取剂可以为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洗涤后直接蒸除萃取剂,即可得到产品。
7.权利要求该反应不需用甲苯带去反应中的水份,直接投料到溶剂中即可进行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在100~165℃之间,其中以130~150℃之间为最佳。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该反应需2~15小时,其中以8~14小时为最佳。
10.权利要求该反应过程所使用的溶剂及未反应的反应物可以回收再用。
11.权利要求找到一种简单的提纯方法,利用常见的溶剂对产品进行重结晶,能够得到双醚的纯度为95%以上的产品,所用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15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电子数字签章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压燃式甲烷内燃机





